ICS DB1304 备案号: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 T390—2022 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 2022 - 06 - 10 发布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304/ T390—2022 前 言 本文件是依据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MT381-2007《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 条件》以及 JJG(晋)15-2014《矿用温度传感器》的规定而制定的。 本文件由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检测检验中心、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荣强、黄文争、王文广、石光、郝伟伟、申玉罡、蔡学敏、张玉、李宗伟、 宋海祥、徐昌盛、郑继鹤、梁晨、李晶亮。 I DB1304/ T390—2022 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性能要求、检测内容、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用仪 器设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的测量范围在(-10~100)℃,(采用半导体元件、热敏电阻或铂电阻 等感温元件测量的)具有数字显示的温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检测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MT381-2007《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JJG(晋)15-2014《矿用温度传感器》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性能要求 4.1 概述 矿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环境温度、大型设备轴温、密闭室内气温等进行连续 检测、显示、信号输出和数据传输,当温度测量值大于或等于报警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传感器主要由温度检测元件、电子部件、显示部分、信号输出部分组成。 4.2 要求 4.2.1 基本误差:不超过±2.5%FS; 4.2.2 重复性:不大于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2; 4.2.3 响应时间: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10s(水中); 4.2.4 负载特性(输出误差):输出频率、电流信号的传感器,外接负载电阻在(0~500)Ω范围内 变化时,其对应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2.5%FS; 4.3 报警误差和声级强度:报警显示值与设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基本误差的 1/2;报警声级强度在距 其正前方 1m 远处的声响信号的声压级应不小于 80dB(A)。 1 DB1304/ T390—2022 5 检测内容 5.1 外观检查 传感器外壳表面应无明显划痕;金属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变形等缺陷;传感器外壳接插件采用航空接 插头座,应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机械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活动部分应转动自如。 5.2 标识及标志 5.2.1 传感器应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仪器名称、型号及出厂编号、制造日期、防爆标志及编号、矿用 产品安全标志及编号。 5.2.2 传感器应在铭牌中注明其测量范围、测量误差等主要技术指标。 5.3 通电检查 传感器显示窗应透光良好,数码、符号均应清晰、完好。显示值分辨力应不低于 0.1℃,并能表示 显示值的正或负。 5.4 绝缘电阻 传感器本安端(电源输入端、信号输出端)与外壳之间,常态下,其绝缘电阻不小于 50MΩ。 5.5 介电强度 传感器本安端(电源输入端、信号输出端)与外壳之间应能存受电压 500V、50Hz、历时 1min 的绝 缘介电强度,试验时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 6 检测环境条件 6.1 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80%; c)大气压力:(86~106)kPa。 6.2 周围无影响正常检测电磁干扰: 6.3 无露水、霜冻、雨水、阳光直射、无显著震动和冲击的场合等情况。 7 检测用仪器设备 7.1 一般要求 7.1.1 温度计量标准器具的测量范围应满足被测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要求; 7.1.2 温度计量标准器具的允许误差应不大于被测传感器允许误差的 1/2; 7.2 主要用仪器设备 7.2.1 恒温槽或准确度等级不低于恒温槽的其它恒温设备 2 DB1304/ T390—2022 温度范围(-10~100)℃;温场均匀性≤0. 05℃;波动性≤0. 05℃/10min。 7.2.2 标准水银温度计或准确度等级不低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其它标准器 测量范围(-10~100)℃。 7.2.3 频率计 -4 频率范围:DC~10kHz,准确度:1×10 ;分辨力:1Hz。 7.2.4 数字多用表 测量范围:DCA:(0~30)mA,DCV:(0~30)V;准确度等级:0.5 级。 7.2.5 直流稳压电源 输出范围:电压(0~30)V,电流(0~3)A。 7.2.6 电阻箱 测量范围: (0~1000)Ω,准确度等级:0.5 级。 7.2.7 秒表 分辨力优于 0.1s。 7.2.8 声级计 A 计权: (30~130)dB,分辨力:0.1dB;准确度等级:Ⅱ级。 7.2.9 绝缘电阻表 测量范围:100kΩ~500MΩ,500DCV,准确度等级:10 级。 7.2.10 耐压测试仪 a)输出交流电压:(0~5)kV,误差:±3%测量值; b)漏电流测试范围: (0.5~20)mA;切断误差:±3%测量值; c)定时范围:(1~99)s,连续可调,定时误差±5%。 8 检测项目 8.1 外观、标识标志及通电检查 8.2 基本误差和重复性 8.3 响应时间 8.4 负载特性(输出误差) 8.5 报警误差和声级强度 8.6 绝缘电阻 8.7 介电强度 3 DB1304/ T390—2022 注:无报警功能的,第 8.5 项不检测。 9 检测方法 9.1 外观、标识标志及通电检查 用目测、手感法按照 5.1、5.2、5.3 条规定进行检查。 9.2 基本误差和重复性 9.2.1 传感器预热 20min,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根据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将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插 入恒温槽(或放入恒温设备)内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温度敏感元件切勿与金属物件、容器壁及 容器底面接触。 9.2.2 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插入深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9.2.3 新安装传感器首次检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不得少于 5 个点。 9.2.4 使用中检测的传感器,检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不得少于 4 个点。 9.2.5 将试验温场稳定在测量范围的低温点,并把传感器的显示值调为与标准温度计示值一致,再将试 验温场升至测量范围的 50%处,稳定 3min 后, 将传感器显示值调至与标准温度计示值一致, 再观察 1min, 记录传感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重复测定 3 次,取最大值。 9.2.6 将试验温场稳定在测量范围的低温点,与将试验温场升至测量范围的 50%处,校准 3 次传感器, 以后的测量中不得再次校准传感器。 9.2.7 将试验温场稳定在测量范围的低温点稳定后,依次将试验场由低温到高温稳定在各测量点,测量 点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均匀分布,在各测量点稳定 3min,记录标准水银温度计(或同等级温度标准器) 示值、传感器的显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换算为温度值) ,重复测量 3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水银温 度计(或同等级温度标准器)示值的差值,即为基本误差。 9.2.8 传感器基本误差按(1)式计算: (1) 式中: 传感器的基本误差,℃; -传感器示值(或输出值)的平均值,℃; -标准水银温度计(或同等级温度标准器)的示值,℃。 9.2.9 传感器重复性按(2)式计算: (2) 式中:tr-传感器的重复性,℃; tmax-3 次测量示值的最大值,℃; tmin-3 次测量示值的最小值,℃。 9.3 响应时间 将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插入 25℃的恒温槽(或放入恒温设备)中,显示稳定后,再稳定 3min, 记录传感器显示值,然后将温度敏感元件放入 5℃的恒温槽中,待显示稳定后,再稳定 3min,迅速将温 4 DB1304/ T390—2022 度敏感元件插入 25℃恒温槽(或效入恒温设备)中,同时启动秒表,记录传感器的显示值达到原显示 值的 90%所需要的时间,重复测量 3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9.4 负载特性 将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外接 500Ω 负载电阻,按 9.2.7 步骤操作和计算,读取传感器在外接负载电阻 为 500Ω 时的输出电信号值,重复测量 3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传感器各点输出值。换算各测量点的温 度值与传感器外接负载电阻为 0Ω 时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9.5 报警误差和声级强度 9.5.1 报警误差 按传感器说明书,将报警点设定在 25℃,将传感器插入 15℃以下恒温槽中,缓慢地对恒温槽升温, 当传感器发出报警声时,读取报警示值。重复操作 3 次,取 3 次的平均值为传感器的报警值。按(3) 式计算报警误差。 (3) 式中:ΔA-报警误差,℃; A-报警设定值,℃; -报警示值的平均值,℃。 9. 5. 2 报警声级强度 报警声级强度用声级计测量,声级计置于环境噪音不大于 50dB,距传感器报警声响器轴心正前方 1m 处,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为报警声级强度。 9.6 绝缘电阻 用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传感器电源正极、负极、信号输出题与其外壳裸露金属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每端测量 1 次,取测量数据的最小值作为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值。 9.7 介电强度 用耐压测试仪红色表笔(高压端)接传感器接线端(电源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用导线连接),黑表 笔(低压端)接传感器外机壳,在接线端与外壳之间,施加 500V,50Hz 交流电压,历时 1min。 9.8 检测结果的处理 按本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9.9 检测周期 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周期一般不超过 1 年。 温度传感器经过非正常震动、修理拆洗或更换主要元件后,应及时检测。 5 DB1304/ T390—202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温度传感器检测原始纪录 共 2 页第 1 页 证书编号: 送检单位: 测量范围: 制造单位: 型号名称: 出厂编号: 环境温度: ℃ 相对湿度: % 所使用的主要计量标准器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1 外观和标识 2 通电检查 检测结果 标准温度 (℃) 3 实际温度值(℃) 实际温度 示值温度 基本误差 平均值 平均值(℃
DB1304-T 390-2022 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 邯郸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25: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