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JDC661.92:543.06 z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9801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Ai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Non-disperi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 1988-12-01实施 1988-08-15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61. 92 :543.06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GB 9801-88 非分散红外法 Ai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Non-disperisive infrared spectrometry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质量中的一氧化碳。 测定范围为0~62.5mg/m²,最低检出浓度为0.3mg/m²。 2原理 样品气体进入仪器,在前吸收室吸收4.67um谱线中心的红外辐射能量,在后吸收室吸收其他辐射 能量。两室因吸收能量不同,破坏了原吸收室内气体受热产生相同振幅的压力脉冲,变化后的压力脉冲 通过毛细管加在差动式薄膜微音器上,被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放大器再转变为与浓度成比例的直 流测量值。 3仪器 3.1一氧化碳红外分析仪:量程0~~62.5mg/m。 3.2 记录仪:0~10 mV。 3.3 流量计:0~1 L/min。 3.4采气袋、止水夹、双联球。 3.5氮气:要求其中一氧化碳浓度已知,或是制备霍加拉特加热管除去其中一氧化碳。 3.6一氧化碳标定气:浓度应选在仪器量程的60%~80%的范围内。 4采样 4.1使用仪器现场连续监测将样品气体直接通入仪器进气口。 4.2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时,用双联球将样品气体挤入采气袋中,放空后再挤入,如此清洗3~4次,最 后挤满并用止水夹夹紧进气口。记录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气袋编号。 5分析 5.1仪器调零 开机接通电源预热30min,启动仪器内装泵抽入氮气,用流量计控制流量为0.5L/min。调节仪器调 零电位器,使记录器指针指在所用氮气的一氧化碳浓度的相应位置。 使用霍加拉特管调零时,将记录器指针调在零位。 5.2仪器标定 在仪器进气口通入流量为0.5L/min的一氧化碳标定气,调节仪器灵敏度电位器,使记录器指针调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08-15批准 1988-12-01实施 88 GB 9801-88 9801- 在一氧化碳浓度的相应位置。 5.3样品分析 接上样品气体到仪器进气口,待仪器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取指示格数。 GB 6 计算 按下式计算一氧化碳浓度: c = 1. 25 X n 式中:c——样品气体中氧化碳浓度,mg/m; n——仪器指示的一氧化碳格数; 1.25—一氧化碳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mg/m换算系数。 7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对二种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六次测定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测量量程的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划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国、胡厚钧。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解释。 88 GB 9801-88 9801- 在一氧化碳浓度的相应位置。 5.3样品分析 接上样品气体到仪器进气口,待仪器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取指示格数。 GB 6 计算 按下式计算一氧化碳浓度: c = 1. 25 X n 式中:c——样品气体中氧化碳浓度,mg/m; n——仪器指示的一氧化碳格数; 1.25—一氧化碳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mg/m换算系数。 7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对二种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六次测定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测量量程的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划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国、胡厚钧。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解释。 88 GB 9801-88 9801- 在一氧化碳浓度的相应位置。 5.3样品分析 接上样品气体到仪器进气口,待仪器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取指示格数。 GB 6 计算 按下式计算一氧化碳浓度: c = 1. 25 X n 式中:c——样品气体中氧化碳浓度,mg/m; n——仪器指示的一氧化碳格数; 1.25—一氧化碳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mg/m换算系数。 7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对二种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六次测定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测量量程的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划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国、胡厚钧。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解释。
GB-T 9801-19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0 11:59:0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15.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27-2014 智能密码钥匙技术规范.pdf
NB-T 10795—2021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pdf
华为 华为流程与信息化实践与架构规划.pdf
DB52-T 1542.3-2021 政务服务平台 第3部分:运维管理规范 贵州省.pdf
T-CHIA 14.5—2018 医疗健康物联网 感知设备通信数据命名表 第5部分:血压计.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3年.pdf
GB-T 19115.1-2018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GB-T 3621-2022 钛及钛合金板材.pdf
GB-T 3412.1-2009 大坝监测仪器 检测仪 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pdf
ISO IEC 5394 20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riteria for concept systems.pdf
GB-T 40692-2021 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pdf
GB-T 28858-2012 电子元器件用酚醛包封料.pdf
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事件应急预案.doc
R155f.pdf
Q-GDW 12108-2021 电力物联网全场景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26778-2023 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T 14617.2-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2部分:100 MHz~1 000 MHz固定业务传播特性.pdf
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pdf
金融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研究报告.pdf
GB-T 22653-2008 液化气体设备用紧急切断阀.pdf
1
/
3
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415.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