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27.1 60 F 10 T/CRES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标准 T/CRES0009-2022 固体化合物的热化学储热 温度和储热密 度测量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thermo chemical energy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energy density for solid compounds 2022-12-30发布 2023-01-16实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0009-2022 I 目 次 前 言 ................................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符号与单位 ................................ ................................ 3 5. 原理................................ ................................ ...... 3 6. 仪器和材料 ................................ ................................ 4 7. 试样................................ ................................ ...... 4 8. 测量步骤 ................................ ................................ . 4 9. 测量结果 ................................ ................................ .. 5 10.精确度和偏差 ................................ .............................. 7 11.测量报告 ................................ ................................ .. 7 12.安全事项 ................................ ................................ .. 7 附录A (规范性 附录)固体化合物的热化学储热温度和储热密度测量报告 ............ 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0009-2022 II 图 目 次 图1 参照物和试样的 DSC曲线 ................................ ................ 5 图2 试样的TG曲线 ................................ ......................... 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0009-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 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大学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T/CRES)归口及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西安交通 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肖刚、袁鹏、祝培旺、周劲松、王志峰、魏进家、许继刚、唐忠锋、 邓佳莉、宁泽宇、周佳辉、黄彦、范清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 请反馈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标准化工作办公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0009-2022 1 固体化合物热化学储热温度和储热密度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在特定温度范围、 气氛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进行可逆化学反应的 固体化合 物。固体化合物的可逆化学反应包括金属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碳酸盐的分解与碳酸化反 应、氢氧化物的脱水与水合反应等 。热化学储热温度和储热密度测量对象是固体化合物的分 解状态,包括金属氧化物的还原状态、碳酸盐的分解状态和氢氧化物的脱水状态等。 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同步热分析仪 在100-1500℃温度范围内测量 粉末态固体化合物的 热 化学储热温度和 储热密度的方法 ,以及所用的仪器 、材料、试样、 测量步骤、精确度、安全 事项和局限性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 性的基本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3464 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 JB/T 6856 热重-差热分析仪 NB/SH/T 0632 比热容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重 thermogravimetric 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同步热分析仪测量试样的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的方法, 记录到的曲线称热重( TG)曲线。 3.2 差示扫描量热法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同步热分析仪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照物的功率差(以热的形 式)与温度的关系的方法,记录到的曲线称差示扫描量热( DSC)曲线。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0009-2022 2 3.3 放热峰 exothermic peak DSC曲线上因放热反应的热效应所产生的峰形。 3.4 反应焓 reaction enthalpy 采用DSC曲线上放热峰的峰面积值(函数对时间的积分) 来计算的 单位质量 试样放出的 热量。 单位为焦每克( J/g)。 3.5 基线 baseline 同步热分析仪在 无试样或参照物时产生的信号测量轨迹 , 即在仅有 相同质量和材料的空 坩埚时测得的热分析曲线。 3.6 程序起始温度 procedural initial temperature 在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时,人为设定的程序起始温度,即温度变化曲线的初始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 K)。 3.7 程序最高温度 procedural maximum temperature 在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时, 人为设定的程序最高温度, 即温度变化曲线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 (K)。 3.8 程序终止温度 procedural final temperature 在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时,人为设定的程序终止温度,即温度变化曲线终止点的温度。 单位为开尔 文(K)。 3.9 起始放热温度 exothermic initial temperature TG曲线上反应程度为 5%处的切线与基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 K)。 3.10 终止放热 温度 exothermic final temperature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RES 0009—2022 固体化合物的热化学储热温度和储热密度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04 11:18:3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07.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9139-2018 土方机械 液压挖掘机 技术条件.pdf
GB-T 12960-2019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pdf
GB-T 20512-2006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pdf
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pdf
GB-T 28637-2012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pdf
GB-T 29344-2023 灵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术规范.pdf
DB31-T 1356.2-2022 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2部分:元数据规范 上海市.pdf
GB-T 2794-2022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pdf
T-SZZL 008—2021 仓栅式运输车.pdf
T-SIA 031.1—2021 系统安全工程网络弹性构建指南 第1部分 概述.pdf
DB12-T 905-201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 天津市.pdf
JR-T 0070-2012 信用增进机构风险管理规范.pdf
DB50-T 1074-2021 研学旅行承办方服务规范 重庆市.pdf
T-CHTS 10043—2021 公路柔性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pdf
思度安全-DSMM-004 数据采集安全管理规范V1.0.pdf
GB-T 34953.4-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匿名实体鉴别 第4部分:基于弱秘密的机制.pdf
GA 1026-2022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pdf
GB-T 38561-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管理支撑系统技术要求.pdf
T-CAAMTB 19—2019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管理体系 要求.pdf
GB-T 36629.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验证服务消息及其处理规则.pdf
1
/
3
14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907.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