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00 CCS C 75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371—2022 教师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指南 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rotection of teacher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2-10-28发布 2023-02-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1371-2022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职业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中学、上海宜科 医疗科技中心、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战赛、赵艳芳、金志超、吴骋、倪萍、陆春艳、姜兴文、白云飞、张静波、韩安成。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1371—2022 教师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教师职业健康保护的总则、职业健康保护基本内容、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步骤等方面的 建议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学校(包括幼托机构)的教师职业健康保护,其他教育机构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296-2017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健康保护 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工作条件,改变劳动者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 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保护和提高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活动。 [来源:GBZ/T224—2010,10.4] 3.2 工作环境评估 workplac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考察教师进行职业活动时所在的工作地点及其附近的环境,分析存在的所有对健康产生影响的 信息服 因素。 [来源:GBZ/T2962017,3.11,有修改] 3.3 工作有关疾病 work-related disease 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 或原有疾病加重。 [来源:GBZ/T224--2010,2.9,有修改] 3.4 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 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 于预的全过程。 [来源:GBZ/T296-2017,3.13] 1 DB31/T 1371—2022 4总则 4.1学校宜坚持领导层支持、多部门合作原则。 4.2学校开展职业健康行动,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用工方式,遵循全员自愿参与原则。注意当事人 参与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所得资料的保密性。 4.3学校开展职业健康行动,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从事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相关工作人员宜不受第三方 影响,不涉及利益冲突,不隐購行动结果。 5职业健康保护基本内容 5.1教师职业危害识别 5.1.1识别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原料及材料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5.1.2识别教学活动过程中人机工效学导致的相关职业危害。 5.1.3识别职业紧张因素导致的相关职业危害。 5.1.4教师职业危害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见附录A。 5.2 教师职业健康保护播施 控制或管理措施。 5.2.3学校宜定期针对教学工程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及效果评估,使设施始终处于正常有效 的状态。 5.2.4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或替代: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材料、设备、设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替代教师职业危害。 b)工程控制:采用卫生工程技术或人机工效学措施,减少教师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时间、频次及 浓度/强度。 c) 行政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合理的I作作息制度,实 施卫生保健措施。对女性教师在生理期与孕期采取关怀措施,适当调整或减轻其工作压力。 d)个体防护:当采取措施仍未达到控制效果时,学校宜针对视屏作业、长期用噪、长期站立等可 能导致慢性健康损害的教学活动提供适宜的防护用品、医疗服务及改善措施。 e)心理疏导和医疗服务: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心理评估与蔬导,减轻教师的职业紧张与心理压力。 5.3职业健康监护 5.3.1学校宜根据职业危害的识别与工作环境评估结果,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重点关 注教师心理、咽喉、颈椎、腰椎及消化系统的健康检查。 5.3.2学校宜建立教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保存。 5.4职业健康管理 5.4.1学校宜建立职业健康保护制度,并执行。 5.4.2学校宜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 2 DB31/T1371—2022 6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步骤 6.1组织动员 6.1.1学校宜建立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健康保 护工作。成员由学校负责人,教学、卫生、安全、人力资源和工会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 6.1.2学校宜通过资源整合,为委员会提供活动的场所、经费等必需的资源保障。 6.1.3学校向委员会作出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保护的承诺,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工作经费、人力资源的需 求,并将签署承诺的内容传达给所有的教师及其代表,并使相关信息在学校内外传播,动员教师积极 参与。 6.2现状评估 6.2.1委员会根据学校情况、教师工作内容及复杂性开展现状评估。 6.2.2开展现状评估宜收集教师的个人信息、疾病损伤数据(包括工作场所有关的伤害和疾病、短期和 长期残疾)、人员离职率、医疗需求,以及教学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等基础数据;同时还包括学校文化、管 理方式、工作压力、非工作相关的压力源和教师个人的健康行为,以及他们担心的教学环境等问题。 6.2.3委员会根据教师的工作内容开展教学环境评估是现状评估的重点,宜根据教师每日的工作内 容,调查教师的教学场所(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使用的相关教具(设备、物料等),评估教学环境对健 康的损害程度。 6.2.4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评审,学习良好实践的案例或关于良好实践的建议,了解和评价 学校与教师关于如何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健康的想法和观点,以及采取的措施。 6.3行动计划 6.3.1委员会以优先确定的需求和问题为基础,制定3年~5年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计划,内容包括短 期、中期、长期目标,政策,活动预算,时间表,职责分工和评价方法。 6.3.2委员会根据3年~5年职业健康保护活动计划,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包括所需的预算、 设施和资源,行动内容、行动产出、行动推广计划,以及培训和评价计划。 6.3.3委员会按年份次序处理优先顺序项目。 6.3.4委员会对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实施关于工作环境职业危害、职业健康资源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6.4综合评估 6.4.1委员会综合评估开展前收集现状评估数据,了解学校工作环境相关信息,了解教师职业健康现 状及需求,职业健康调查表见附录B、附录C。 6.4.2委员会根据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制定的目标,确立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指标。行动的指标可包含 教师的意识、知识、个体防护技能和参与行为、体检率、工作有关疾病发病率,以及学校的环境及政策改 变等。 动质量、需要改善的问题等。过程评价宜解决以下问题:行动执行情况、保护措施是否毅盖拟定的教师 目标人群、教师目标人群中实际接受保护措施的比例、教师目标人群接受保护措施的情况、教师目标人 群的满意程度。 6.4.4委员会宜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评价,了解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保护的情况,并关注所有参与者在保 护行动中的反应因素,最后完成综合评价表,综合评价表见附录D。 3
DB31-T 1371-2022 教师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指南 上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31 09:31: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