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ICS 91.100.30 CCS Q14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技术规范 2021 - 12 - 01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976—2021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要求 .......................................................................... 2 5 施工工艺 .......................................................................... 4 6 质量检验 .......................................................................... 7 附录 A (规范性) 早期抗裂试验 ...................................................... 8 附录 B (规范性) 非接触法收缩试验 ................................................. 10 附录 C (规范性) 抗水渗透试验 ..................................................... 12 附录 D (资料性)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 14 I DB63/T 197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路达交通建设招标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金保、郭志永、王永亮、刘海涛、王剑、肖欧辉、王发平、张维明、张超、 赵青林、夏海、李冬梅、金哲、范建闻、张跃辉、张惠、刘岳泰、贾治勋、江玉慧、张海云、韩志强、 盛燕萍、王振军。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检 验。 本文件适用于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1003 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221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342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T 36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寒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不高于-10 ℃或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 ℃天数在145d以上的地区。 3.2 衬砌 1 DB63/T 1976—2021 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施作的永久性支护结构。 3.3 二次衬砌 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及防水层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 3.4 仰拱 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于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衬砌结构。 3.5 伸缩缝 为防止材料膨胀对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而在结构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3.6 沉降缝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变形对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而在结构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3.7 施工缝 混凝土施工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在结构规定位置预留的搭接面或后浇间隔槽。 4 材料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拌合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 4.1.2 进场后应按规定对原材料分批进行验收、复验,并具有检验合格标志。 4.1.3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按 GB 8076、GB 50119、JTG E42 和 JTG 3420 规定执行。 4.2 原材料 4.2.1 水泥 水泥应符合GB 175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也可 采用其它特种水泥; b) 水泥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工程需要合理选用,寒区使用的水泥中碱含量应不大 于 0.60 %,不准许掺有石灰、石粉类混合物; c) 水泥强度等级应根据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定,宜不低于 42.5 级。 4.2.2 细集料 细集料应符合JTG E42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应选用粒径不大于 5 mm 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应洁净、无风化、无杂质; b) 砂的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2 DB63/T 1976—2021 c) 细度模数应为 2.6 ~ 3.2; d) 细集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规定,细集料中含泥量应小于 2.0 %。 4.2.3 粗集料 粗集料应符合GB/T14685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粗集料为碎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 31.5 mm,且质地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 b) 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Ⅰ级集料吸水率应小于 1.0 %,Ⅱ级集料吸水率应小于 2.0 %; c) 颗粒级配应为连续级配;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间断级配; d) 粗集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规定,粗集料中含泥量应小于 1.0 %; e) 不同粒径的粗集料应分类堆放,不应混杂或混入泥土。 4.2.4 外加剂 混凝土中宜掺入膨胀剂、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并应符合GB 8076、GB 50119、GB/T 8077规定,使 用前应现场试验,测定外加剂中有效物质含量、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掺量。寒区 混凝土中宜使用引气剂。 4.2.5 掺合料 混凝土中宜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等掺合料及纤维素,并应符合GB/T 51003、JGJ/T 221规定。 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试验,测定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掺量。 4.2.6 水 混凝土施工用水应符合JGJ 63规定。 4.2.7 钢筋 钢筋应符合JTG 3370.1规定。 4.3 配合比设计 4.3.1 一般要求 1. 混凝土配合比应针对气候特征和工程条件通过试配确定,并符合 JGJ 55 规定。 2. 混凝土试配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环境条件、耐久性能、工作性能等要求综合确定,还应满足抗冻、 抗渗和抗侵蚀性等要求。 3. 混凝土抗裂性能应符合 JTG 3370.1 中有关规定。 4.3.2 配合比 4. 混凝土抗渗等级应不小于 P8 级,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有抗冻要求时,应优先选用硅酸盐 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5. 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本文件 4.2.2、4.2.3 规定。 6. 砂率应为 36% ~ 42%。 7. 混凝土可掺入减水剂、膨胀剂、减缩剂等外加剂。 3 8.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宜不小于 320 kg/m 。粉煤灰掺量宜为 9 % ~ 11 %,可适当掺入矿渣粉、粉煤灰等 矿物掺合料以及纤维素。 4.3.2.1 抗冻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3 DB63/T 1976—2021 a) 抗冻等级大于 F100 的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 b) 抗冻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 JGJ 55 规定; c) 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应使用掺有含氯盐的防冻剂;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应使用含有亚硝 酸盐或碳酸盐的防冻剂; d) 应严格控制最大水胶比和引气剂的掺入量。 4.3.2.2 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1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 抗渗等级 C20~C30 混凝土 C30 以上混凝土 P6 0.60 0.55 P8~P12 0.55 0.50 >P12 0.50 0.45 4.3.2.3 应综合评价混凝土抗裂、收缩和抗渗性能,其试验方法按附录 A、附录 B 及附录 C 执行。 5 施工工艺 5.1 一般要求 5.1.1 5.1.2 5.1.3 5.1.4 a) b) 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录 D。 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洞室、预埋各种构件。 混凝土应采用带自动计量的混凝土拌合楼拌和、输送泵输送、搅拌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施工应按 JTG/T 3660 规定执行,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计量、拌和、运输、养生和沉降缝、施工缝的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输送泵送料入模、均匀布料,入模温度宜为 5℃ ~ 32℃,拱、墙混凝土应一 次性连续浇筑,且振捣密实,无孔洞、蜂窝麻面现象; c) 混凝土应按规定取样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1.5 混凝土拌合楼、输送泵及输送管道、搅拌运输车均应采取保温措施;搭设保温停车棚供运输车 停车待料时保温。 5.1.6 二次衬砌施工前,对围岩涌水、漏水的定位与处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5.1.7 二

pdf文档 DB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976-2021 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24: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