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32532.4 (22)申请日 2022.05.17 (71)申请人 南京奇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 道王桥路59号 (72)发明人 苏小雨 杨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32256 专利代理师 陈志军 (51)Int.Cl. G01N 21/47(2006.01) G01N 21/53(2006.01) G01N 21/01(2006.01) G01N 21/1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管道 光学传感器, 涉及光学传感器技术领域, 包括, 三通管, 包括主 管体以及与主管体垂直连通的支管; 固定器, 固 定安装在所述支管上; 以及, 传感器组件, 固定安 装在所述固定器内,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 电路板以及与传感器电路板电连接的传感器端 头, 所述传感器端头内设置有发光管、 光学透镜 以及导光柱; 其中所述传感器端头穿过所述支管 伸至所述主管体内。 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管道安装 设计, 通过三通管可直接安装部署 到各种使用场 景, 安装方便, 不需要定制安装流通池, 且避免了 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保证 了检测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4813646 A 2022.07.29 CN 114813646 A 1.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三通管(1), 包括主管体(2)以及与主管体(2)垂直连通的支管(3); 固定器(4), 固定安装在所述支管(3)上; 以及, 传感器组件, 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器(4)内,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电路板(5)以 及与传感器电路板(5)电连接的传感器端头(6), 所述传感器端头(6)内设置有发光管(7)、 光学透镜(8)以及导光柱(9), 所述光学透镜(8)垂直于所述支管(3)的轴线, 所述发光管(7) 和所述导光柱(9)均位于所述光学透镜(8)远离所述支管(3)的一侧, 所述 发光管(7)的发光 光路与所述光学透镜(8)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导光柱(9)的接收光路与所述光学透镜(8)之 间的夹角均为45 °, 且所述发光管(7)的发光光路和所述导光柱(9)的接收光路以所述支管 (3)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所述导光柱(9)用于将 接收到的反射光导向至所述传感器电 路板(5)上的接收管(20); 其中, 所述传感器端头(6)穿过 所述支管(3)伸至所述主管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3)的外侧设 置有外螺纹, 所述固定器(4)朝向所述支管(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10), 所述固定器(4) 外侧活动套设有盖帽(1 1), 所述盖帽(1 1)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当所述盖帽(11)与所述支管(3)螺纹连接时, 所述盖帽(11)压接在所述限位凸缘(10) 上, 且使所述限位凸缘(10)的端面与所述支管(3)的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 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缘(10)朝向 所述支管(3)的一端固定 设置有定位卡块(12), 所述支管(3)的端面开设有 供所述定位卡块 (12)伸入的定位 卡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 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缘(10)的端 面与所述支管(3)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 垫圈(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器(4)内固定 安装有内管(15), 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管(15)内, 所述传感器端头(6) 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管(15)的端部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端头(6)内 还设置有滤光片(17), 所述滤光片(17)位于所述发光管(7)和所述光学透镜(8)之间, 所述 滤光片(17)垂直于所述发光管(7)的发光 光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端头(6)内 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1), 所述安装座(21)内开设有供所述发光管(7)、 接收管(20)以及滤光 片(17)安装的安装卡槽(2 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柱(9)与所述 接收管(20)之间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管(19), 所述金属屏蔽管(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光柱 (9)的端部以及所述接收管(20)的端部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器(4)远离所 述支管(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封 头(16)。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13646 A 2一种一体式管道 光学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学传感器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光学传感器是一种依据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主要用于各种参数的检测, 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景。 [0003]目前大部分的参数检测需要采用的是折射原理, 即90 °散射光原理。 现有的光学传 感器结构是直接将发光管和 接收管装在传感器前端, 直径一般大于40mm, 直接安装在管道 中容易产生小气泡, 影响测量效果, 且需要定制安装流通池, 体积及成本均较大, 无法大规 模部署。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 传感器。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 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三通管, 包括主管体以及与主管体垂直连通的支管; 固定器, 固定安装在所述支管 上; 以及, 传感器组件, 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电路板以及 与传感器电路板电连接的传感器端头, 所述传感器端头内设置有发光管、 光学透镜以及导 光柱, 所述光学透镜垂直于所述支管 的轴线, 所述发光管和所述导光柱均位于所述光学透 镜远离所述支管的一侧, 所述发光管的发光光路与所述光学透镜之 间的夹角以及所述导光 柱的接收光路与所述光学透镜之间的夹角均为45 °, 且所述发光管 的发光光路和所述导光 柱的接收光路以所述支管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所述导光柱用于将接收到的反射光导 向至所述传感器电路板; 其中所述传感器端头穿过 所述支管伸至所述主管体内。 [0006]作为本发明所述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支管的外侧 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固定器朝向所述支管 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 所述固定器外侧活动套 设有盖帽, 所述盖帽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当所述盖帽与所述支管螺纹连接时, 所述盖帽压接在所述限位凸缘上, 且使所述 限位凸缘的端面与所述支管的端面贴合。 [0007]作为本发明所述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限位凸缘朝 向所述支管的一端固定 设置有定位卡块, 所述支管的端面开设有 供所述定位卡块伸入的定 位卡槽。 [000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限位凸缘的 端面与所述支管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 垫圈。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813646 A 3
专利 一种一体式管道光学传感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56:0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57.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6-31-07-02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pdf
GB-T 32007-2015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pdf
ISO 20653 2023 Road vehicles — Degrees of protection (IP code) — Protection of elect.pdf
GB-T 25068.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1部分:综述和概念.pdf
DB31-T 329.1—2019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1部分:展览馆、博物馆 上海市.pdf
GB-T 19291-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腐蚀试验一般原则.pdf
T-CI 146—2022 智慧教室 基于云网边端协同的 教学评价体系技术指南.pdf
GB-T 22080-XXXX ISO IEC 27001 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pdf
GB-T 42659-2023 表面化学分析 扫描探针显微术 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定几何量:测量系统校准.pdf
数据存储介质管理规范.pdf
GB-T 10067.47-2014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7部分:真空热处理和钎焊炉.pdf
GB-T 43380-2023 自动化干散货码头综合管控系统技术要求.pdf
OWASP 移动应用安全验证标准 中文版-v1.4.2.pdf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预训练大模型与医疗:从算法研究到应用.pdf
GB-T 18442.7-2017 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 第7部分:内容器应变强化技术规定.pdf
T-DZJN 101—2022 数据中心电力模块预制化技术规范.pdf
T-STIC 120051—2021 民用船舶设计服务规范.pdf
GB-Z 29830.3-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3部分:保障方法分析.pdf
GB-T 20507-2018 球形氢氧化镍.pdf
GB-T 25970-2010 不燃无机复合板.pdf
1
/
8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57.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