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26381.2 (22)申请日 2022.07.25 (73)专利权人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技术产业 开发区福寿东 街197号甲 (72)发明人 闫乐乐 唐帅 李俊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专利代理师 郭玉兵 (51)Int.Cl. B60R 16/02(2006.01) B60K 13/04(2006.01) F01N 3/00(2006.01) H02G 3/04(2006.01) H02G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 理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线束固定 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线束固定结构用 于将传感器的线束固定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传 感器的探头设置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而传感器 ECU固定设置于发动机机体, 探头与传感器ECU之 间通过线束连接, 线束固定结构 包括固定设置于 排气管路的隔热板以及线夹, 线夹的连接部连接 于隔热板, 从而将隔热板和线夹均设置于排气管 路, 线夹的束线部具有通孔, 通孔用于线束穿过, 以使隔热板位于线束与排气管路之间, 从而在将 线束安装于排气管路的同时, 通过隔热板对线束 进行保护, 防止排气管路产生的高温损伤线 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7917835 U 2022.11.29 CN 217917835 U 1.一种线束固定结构, 用于将传感器的线束(100)固定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200), 所 述传感器包括探头(101)和传感器ECU(102), 所述线束(100)用于连接所述探头(101)以及 所述传感器ECU(102), 所述探头(101)设置于所述排气管路(200), 所述传 感器ECU(102)固 定设置于发动机 机体(300);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隔热板(1), 用于与所述 排气管路(20 0)固定; 线夹(2), 包括连接部(21)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1)的束线部(22), 所述连接部(21)连 接于所述隔热板(1), 所述束线部(22)具有通孔(221), 所述通孔(221)用于所述线束(100) 穿过, 以使所述隔热板(1)位于所述线 束(100)与所述 排气管路(20 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板(1)包括安装部(11) 和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的延伸部(12), 所述安装部(11)用于与所述排气管路(200)固定, 所述延伸部(12)与所述 排气管路(20 0)的外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夹(2)设置有两个, 其中一 个所述线夹(2)的所述连接部(21)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 另一个所述线夹(2)的所述连接 部(21)连接 于所述延伸部(12)远离所述 安装部(1 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21)包括基体(211) 和连接于所述基体(211)的弹性部(212), 所述基体(211)与所述弹性部(212)分别位于所述 隔热板(1)的两侧, 且所述弹性部(212)始终抵紧于所述隔热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212)设置有卡扣 (213), 所述隔热板(1)具有卡槽, 所述 卡扣(213)卡接 于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线部( 22)设置有导向部 (222), 所述导向部(2 22)用于引导所述线 束(100)进入所述 通孔(221)。 7.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板(1)沿所述线束(100) 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止挡部(13), 所述止挡部(13)能够与所述线夹(2)抵接以阻止 所述线夹(2)沿所述线 束(1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热板(1)分离 。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板(1)设置有 防护部(14), 所述防护部(14)设置 于所述隔热板(1)朝向所述发动机 机体(300)的一侧。 9.根据权利 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护罩(3), 所述 防护罩(3)用于与所述发动机 机体(300)固定, 并用于与所述传感器E CU(102)固定 。 10.一种尾气处 理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线 束固定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17835 U 2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车辆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线 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 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 需要通过氮氧传感器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监测, 以 判断其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防止其污染环境。 氮氧传感器为精密电子 设备, 其线束需要得到 良好的保护。 [0003]传统方案中, 线束往往通过扎带直接固定于排气管路上, 其存在的问题是, 线束过 于靠近排气管路, 而排气管路往往具有较高的温度, 导致线束损坏, 而扎带通常为塑料件, 耐温性能较差, 且线束扎带通常具有倒刺防脱结构, 导致扎带难以二次使用, 在需要对线束 进行拆卸时, 需要剪断扎带, 重新 安装。 [0004]现有技术提供了通过固定卡箍将线束固定于排气管路的方案, 卡箍通过螺栓或螺 钉安装于排气管路, 其虽然实现了二次使用, 但隔热性能仍然较差, 线束仍然过于靠近排气 管路, 容易损坏线 束。 [0005]因此, 亟需一种线 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 理系统,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 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线束容易受到高温排气管路的影响, 导 致线束损坏的问题。 [0007]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8]一种线束固定结构, 用于将传感器 的线束固定于发动机 的排气管路, 上述传感器 包括探头和传感器ECU, 上述线束用于连接上述探头以及上述传感器ECU, 上述探头设置于 上述排气管路, 上述传感器E CU固定设置 于发动机 机体; [0009]包括: [0010]隔热板, 用于与上述 排气管路固定; [0011]线夹, 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束线部, 上述连接部连接于上述隔热板, 上述束线部具有通孔, 上述通孔用于上述线束穿过, 以使上述隔热板位于上述线束与上述 排气管路 之间。 [0012]作为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的优选方案, 上述隔热板包括安装部和连接于上述安装部 的延伸部, 上述 安装部用于与上述 排气管路固定, 上述延伸部与上述 排气管路的外壁贴合。 [0013]作为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的优选方案, 上述线夹设置有两个, 其中一个上述线夹的 上述连接部连接于上述安装部, 另一个上述线夹的上述连接部连接于上述延伸部远离上述 安装部的一端。 [0014]作为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的优选方案, 上述连接部包括基体和连接于上述基体的弹 性部, 上述基体与上述弹性部分别位于上述隔热板的两侧, 且上述弹性部始终抵紧于上述 隔热板。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1783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尾气处理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7 23:08: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