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13586.3 (22)申请日 2022.09.13 (71)申请人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 滨 河大道18号 (72)发明人 严屹然 刘泽宇 冯杰 徐希源 于振 房殿阁 郭雨松 易立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李静玉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26(2012.01) G06F 17/1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构建方 法及评估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 估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估方法, 该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地震灾害参数; 根据历史地震灾害参数 将变电站破坏情况分级; 确定每级破坏情况对应 的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基于峰值地面加速度和变 电站震损概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灾损评估关 键参数构建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 通过 实施本发明, 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灾损的定量预 测, 对于抢修方案建立、 应急资源调配、 指挥决策 制定等方面有着 积极的意 义。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5392587 A 2022.11.25 CN 115392587 A 1.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历史地震灾害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地震灾害参数将变电站破坏 情况分级; 确定每级破坏 情况对应的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基于峰值地面加速度和变电站震损概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灾损评估关键参数构建 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 所 述历史地震灾害参数将变电站破坏 情况分级, 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地震灾害参数中的变电站输出功能、 可修复性、 电器设备损坏比、 恢复时 间以及破坏 状态将变电站破坏情况分级, 分级后的破坏等级包括轻微损坏、 中等损坏、 严重 损毁和完全损毁, 所述轻微损坏为对应的变电站输出功率减少、 可修复性为带电修复、 电器设备损坏比 率为1%~8%、 恢复时间为0.5天~1.5天、 破坏状态为5%隔离开关失效或5%断路器失效 或5%变压器失效; 所述中等损坏为对应的变电站输出功率减少、 可修复性为带电修复、 电器设备损坏比 率为8%~40%、 恢复时间为1.5天~4.5天、 破坏 状态为40%隔离开关失效或40%断路器失 效或40%变压器失效; 所述严重损毁为对应的变电站输出功率中断、 可修复性为修改后继续使用、 电器设备 损坏比率为40%~80%、 恢复时间为3.5天~10.5天、 破坏状态 为70%隔离开关失效或70% 断路器失效或70%变压器失效; 所述完全损毁为对应的变电站输出功率中断、 可修复性为没有修复价值、 电器设备损 坏比率为80%~100%、 恢复时间为15天~45天、 破坏状态为隔离开关、 断路器失效全部失 效或100%变压器失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变电站 包括7度抗震设防的1 10kV、 220kV变电站和8度抗震设防的1 10kV、 220kV变电站; 确定每级破坏 情况对应的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包括: 当破坏等级为轻微损坏时, 7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 0.1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1; 7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为0.09、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5; 8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 数为0.1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1; 8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 参数为0.15、 第二 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6; 当破坏等级为中等损坏时, 7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 0.2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15; 7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 数为0.13、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4; 8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 参数为0.2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15; 8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 关键参数为0.25、 第二 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5; 当破坏等级为严重损毁时, 7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 0.3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2; 7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为0.17、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35; 8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92587 A 2参数为0.32、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2; 8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 键参数为0.3 5、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4; 当破坏等级为完全损毁时, 7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 0.35、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2; 7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为0.4、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35; 8度抗震设防的11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 数为0.35、 第二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2; 8度抗震设防的220kV变电站的第一灾损评估关键 参数为0.73、 第二 灾损评估关键参数为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变电站 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通过如下公式表示: 式中, Pk表示变电站震损概率, μk表示第一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σk表示第二灾损评估关 键参数, k表示级别, 当k=1、 2、 3、 4时, 分别指轻微损坏、 中等损坏、 严重损毁、 完全损毁; PGA 表示峰值 地面加速度。 5.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当前地震灾害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地震灾害参数计算峰值 地面加速度; 基于所述峰值地面加速度和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 构建方法构建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计算每级变电站震损概 率; 对每级变电站震损概 率进行加权计算, 确定变电站整体损毁概 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峰值地面加 速度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Lg(PGA)= 4.66+1.55×M‑2.329×Ln(R+2.08 8×e0.399×M)+0.564 式中, M为震 级, R为震中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电站整体 损毁概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Psubstation表示变电站整 体损毁概率, ω为损失权重, 当k=1时, ω 取值范围为0.01 ~0.08; 当k=2时, ω取值范围为0.09~0.4; 当k=3时, ω取值范围为0.41~0.8; 当k=1 时, ω取值范围为0.81~1。 8.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构建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第一参数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历史地震灾害参数; 分级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历史地震灾害参数将变电站破坏 情况分级; 参数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每级破坏 情况对应的灾损评估关键参数; 模型构建模块, 用于基于峰值地面加速度和变电站震损概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灾损 评估关键参数构建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模型。 9.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 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92587 A 3
专利 一种变电站地震灾损预测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56: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09.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5201-T 108-2020 旅游企业诚信服务规范 贵阳市.pdf
案例-数据治理流程概述 .pdf
GB-T 28995-2022 人造板饰面专用纸.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体验报告2.0.pdf
DB11-T 140-2015 三相配电变压器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T 34944-2017 Java语言源代码漏洞测试规范.pdf
GB-T 40809-2021 铸造铝合金 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工艺规范.pdf
GB-T 25645-2010 信息技术 中文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技术要求.pdf
GB-T 3513-2018 硫化橡胶 与单根钢丝粘合力的测定 抽出法.pdf
GB-T 30240.10-2017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10部分:商业金融.pdf
DB34-T 3897-2021 安徽科技大市场运营服务规范 安徽省.pdf
LD-T 09-202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平台建设规范.pdf
GB/T 40997-2021 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pdf
GB-T 40593-2021 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参数实测及建模导则.pdf
GB-T 33476.3-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第3部分:实施指南.pdf
GB-T 37393-2019 数字化车间 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7660.3-2013 反射棱镜 第3部分:光学平行度及其检验方法.pdf
DL-T 5783-2019 水电水利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规程.pdf
GB-T 18238.1-200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散列函数 第1部分 概述.pdf
信通院 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pdf
1
/
3
16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709.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