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196040.4
(22)申请日 2022.05.17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地址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新区福
城街道观澜大道187号
(72)发明人 陈继承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76
专利代理师 关小东
(51)Int.Cl.
C12M 1/24(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00(2006.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生物医学用微 生物培养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
培养瓶, 包括瓶体, 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螺纹连接
有一号瓶盖, 所述一号瓶盖的外圆柱 面上部开设
有密封槽, 所述一号瓶盖上端一侧开设有一号通
槽, 所述一号瓶盖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二号瓶盖,
所述二号瓶盖的上端开设有两个二号通槽和一
个三号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
物培养瓶, 先利用两个提块带动压环向上移动,
直至脱离圆形管, 将旧的过滤棉拿出, 换一个新
的过滤棉进去, 放置在孔板 上, 更换过程中, 另一
个过滤棉会对空气进行过滤, 防止空气中的灰尘
在更换过滤棉时进入瓶体内, 因此不会影响微生
物正常生长, 在两个通氧机构不需要使用时, 可
使用防灰盖盖在圆形管的上方, 防止灰尘落在过
滤棉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265719 U
2022.08.23
CN 217265719 U
1.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包括瓶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1)的瓶口处螺
纹连接有一号瓶盖(2), 所述一号瓶盖(2)的外圆柱 面上部开设有密封槽(3), 所述一号瓶盖
(2)上端一侧开设有一号通槽(4), 所述一号瓶盖(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二号瓶盖(5), 所述
二号瓶盖(5)的上端开设有两个二号通槽(9)和一个三号通槽(10), 两个所述二号通槽(9)
和三号通槽(10)共同呈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三号通槽(10)的直径大于两个二号通槽(9)的
直径, 所述二号瓶盖(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通氧机构(6)和内螺纹管(7), 两个所述通氧
机构(6)分别位于两个二号通槽(9)的上方, 所述内螺纹管(7)位于三号通槽(10)的上方, 所
述内螺纹管(7)内圆柱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8), 所述连接柱(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
(801), 所述连接柱(8)的上端 固定连接有转板(802), 所述二号瓶盖(5)的内圆柱面上固定
安装有与密封 槽(3)相配合的密封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氧机构
(6)包括圆形管(61), 所述圆形管(61)的内圆柱面左部和内圆柱面右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
块(62), 两个所述支撑块(62)的上端共同活动安装有孔板(63), 所述孔板(63)上端活动连
接有过滤棉(67), 所述过滤棉(67)上端活动连接有压环(64), 所述压环(64)的外 圆柱面左
部和外圆柱 面右部均固定安装有提块(65), 所述压环(64)上端活动连接有与圆形管(61)相
配合的防灰盖(6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管(61)
下端与二 号瓶盖(5)的上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 提块(65)位于圆形 管(61)上 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通氧机
构(6)、 内螺纹管(7)和连接柱(8)均可与一号通槽(4)相匹配使用, 所述连接柱(8)的直径大
于一号通槽(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1)的
下端套接有底座(11), 所述底座(11)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柱
(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若干个所述固定
柱(12)的内侧面与瓶体(1)的外圆柱面固定连接, 若干个所述固定柱(12)外侧面固定套接
有固定环(13)。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265719 U
2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学微 生物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医学用微 生物培养瓶。
背景技术
[0002]微生物培养, 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
等), 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 称为微生物培养, 医学微生物培养瓶是微生物生长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通过培养瓶对各种微生物进行培养实验, 能为微生物提供良
好的生存环境, 发挥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巨大医用价值, 且微生物中分为有氧或无氧培养, 在
进行有氧培养时, 为了防止进入瓶身内的外界空气携带灰尘或细菌, 通常在通氧孔内放置
一层透气好的过滤棉, 以隔绝灰尘进入, 但是灰尘容易附着于过滤棉上, 降低过滤棉的透气
性, 进而影响微生物生长, 所以培养瓶中的过滤棉需要经常更换, 但更换比较困难, 需要将
瓶盖拧下进行更换, 这个过程中灰尘可能会进入培养瓶而使培养的微生物受到外界污染,
严重影响试验效果, 且在实验过程中, 实验人员在如果不小心撞击到培养瓶, 培养瓶容易摔
碎, 污染实验环境。 故此, 我们提出一种生物医学用微 生物培养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可以有效解决背
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 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包括瓶体, 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螺纹连接有一号瓶
盖, 所述一号瓶盖的外圆柱面上部开设有密封槽, 所述一号瓶盖上端一侧开设有一号通槽,
所述一号瓶盖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二号瓶盖, 所述二号瓶盖的上端开设有两个二号通槽和一
个三号通槽, 两个所述二号通槽和 三号通槽共同呈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三号通槽的直径大
于两个二号通槽的直径, 所述二号瓶盖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通氧机构和内螺纹管, 两个
所述通氧机构分别位于两个二号通槽的上方, 所述内螺纹管位于三号通槽的上方, 所述内
螺纹管内圆柱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 所述连接柱的
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板, 所述 二号瓶盖的内圆柱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密封 槽相配合的密封条。
[0006]优选的, 所述通氧机构包括圆形管, 所述圆形管的内圆柱面左部和内圆柱面右部
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共同活动安装有孔板, 所述孔板上端活动连
接有过滤棉, 所述过滤棉上端活动连接有压环, 所述压环的外圆柱面左部和外圆柱面右部
均固定安装有提 块, 所述压环上端活动连接有与圆形 管相配合的防灰盖 。
[0007]优选的, 所述圆形管下端与二号瓶盖 的上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提块位于圆形管
上方。
[0008]优选的, 两个所述通氧机构、 内螺纹管和圆形转板均可与一号通槽相匹配使用, 所
述连接柱的直径大于一 号通槽的内径。
[0009]优选的, 所述瓶体的下端套接有底座, 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环形 阵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265719 U
3
专利 一种生物医学用微生物培养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4:48: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