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ICS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2019 - 09 - 15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5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周口市动物卫生 监督所、沈丘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汝州市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确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驻马店市兽 药饲料(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分所、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索延乐、李永平、李德立、王国辉、张淑芳、余新玲、王杰、王芳、葛 会杰、李伟豪、余刚、董霞、马爱华、张志恒、梅超杰、陈兵、李爽 I DB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鸭的术语和定义、场址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区域内蛋鸭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NY/T 3075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T 3387 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人员技能要求 DB 3201/T 042 无公害农产品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DB 34/T 3008 笼养蛋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 3401/T 97 笼养蛋鸭管理技术规程 DB 32/T 3464 蛋鸭规模圈养技术规程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产蛋鸭 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出售的鸭。 4 场址设施 4.1 场址要求 4.1.1 鸭舍选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并且符合当地畜牧发展规划在可养区 内。 1 DB4117/T 253—2019 4.1.2 鸭舍应建立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场区建有围栏或具有自然屏障便于防疫的地方。 4.2 布局设施 4.2.1 场区周围设置围墙、水沟等防疫隔离带,防疫标志明显。 4.2.2 建筑设施依次按主导风向和地势位置划分成以下分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 4.2.3 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应避免交叉与混用,并设有雨污分流设施。 4.2.4 场区大门口处设置消毒间、消毒池,其中消毒池的设置宽 3m,长度 6m、深 30 ㎝以上;生产区 门口应设更衣室、消毒间(或淋浴间)和消毒池;生产区内的进料口、出粪口应设消毒池。 4.2.5 生产区内应有兽医室和药房。兽医室应配有消毒和诊断常用的设施设备;药房应配有货架、疫 苗冷冻(冷藏)等设施设备。 4.2.6 无害化处理区主要包括粪污贮存、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设在场区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并与管 理区、生产区保持适当的防疫安全距离;应符合 GB/T 34805 的要求,与生产区和场外的联系应设立专 门的大门和道路。 4.2.7 畜禽粪污贮存设施设计 应符合GB/T 27622 和 GB/T 26624 的要求。 4.3 鸭舍建设 4.3.1 鸭舍建筑宜采用砖墙钢梁彩钢瓦结构或镀锌钢管大棚,建筑材料应符合消防要求。 4.3.2 鸭舍一般坐北朝南,南北宽 12~15m,屋檐高 2.5m 以上,东西长以存栏 1 万只蛋鸭为例约 100m, 相邻鸭舍间距 15m 以上。 4.3.3 在鸭舍入口两侧设饲料间和鸭蛋临时储藏室。 4.3.4 鸭舍地面用水泥浇筑,并开有与鸭笼架宽度相适应的排粪沟,排粪沟深度采用起点 40cm, 终点 60cm 倾斜状,污染物排放标准应符合 GB 18596 的规定。 4.3.5 在鸭舍外建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化粪池,实行雨污分离。 4.4 舍内设备 4.4.1 环境控制设备包括控温、除湿、光照、通风、清粪等设备,设备应选择与鸭舍饲养规模配套, 生 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4.4.2 饲养设备主要包括鸭笼、自动喂料机、自动饮水系统等设备。鸭笼选用表面光滑,耐腐蚀的优 质 钢丝制成,单个鸭笼规格一般 40cm×46cm×39cm,分 3 层或 4 层阶梯式排列。 5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6 育雏期(0~6 周)饲养管理 6.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6.2 雏鸭选择 2 DB4117/T 253—2019 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6.3 雏鸭饲养 6.3.1 开口 雏鸭应在出壳24 h内初饮。通过“开口”可刺激其食欲,促使胎粪及时排出。1~3日龄雏鸭饮水中 可加入葡萄糖。饮水可用小型饮水器、水盆或水盘,但不宜过大,水深不超过1cm,以不湿绒毛为原则, 第一次饮水时间应在3min~5min。 6.3.2 开食 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 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6.3.3 饲喂次数 (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 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6.4 雏鸭饲养管理 6.4.1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 20cm 处的温度应达到:第 1 日龄 32℃,(2~7)日 龄 31℃~28℃,(8~14)日龄 28℃~25℃,15 日龄以后保持在 25℃~20℃。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 度可低 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2 2 2 6.4.2 密度:(1~7)日龄 25~30 只/ m ,(7~14)日龄 20~25 只/ m ,(15~28)日龄 15~20 只/ m 。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6.4.3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 60%~65%,14 日龄后相对湿度 65%~75%。 6.4.4 光照:(1~3)日龄 24h,4 日龄以后每天减少 0.5h,直至自然光照。 6.4.5 运动与戏水:5 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 3min~5min, 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每天 1 次~2 次,一周后增加到 3 次~4 次,每次 5min~10min,以后逐渐 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 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 日龄后在 鸭舍内外温差低于 5℃时,需运动 20min 左右。 7 育成期(7~16 周)饲养管理 7.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 5d,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 20%左右。 7.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7.3 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7.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 5%,一般不少于 60 只。 7.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 3Lux~5Lux 之间。 7.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 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8 产蛋期(17~72 周)饲养管理 8.1 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 2%~3%。 3 DB4117/T 253—2019 8.2 产蛋鸭的饲养 8.2.1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 1400g~1500g。 8.2.2 从产蛋初期(100~120 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 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 3 次,夜间 9~10 点增喂 1 次。 8.2.3 从产蛋率达到 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 5d 为宜,每天 替换比例为 20%。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 150g 左右。 8.2.4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8.3 产蛋鸭管理 8.3.1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8.3.2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 60%~75%。 2 8.3.3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 8~9 只/ m 。 8.3.4 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 14h,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 增加 1h,每隔 7d 增加 1 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 16h~17h。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 光照明,弱光强度为 3Lux~5Lux。 8.3.5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8.3.6 春秋季节各驱虫 1 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8.4 鸭蛋收集 8.4.1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8.4.2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8.4.3 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9 疫病防治 9.1 防控措施 9.1.1 养殖场应实行统一规范的兽医卫生制度。认真搞好场内的清洁卫生,应按照 GB 16569 的要求做 好消毒工作,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和地面的清洁,畜禽养殖场消毒按 NY/T 3075 规定执行。 9.1.2 做好场区灭鼠驱蚊蝇工作,禁止使用剧毒灭鼠药,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9.1.3 发现病鸭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鸭处理应符合农医发〔2017〕25 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 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 9.1.4 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人员技能要求应符合 NY/T 3387 的规定。 9.2 免疫程序 9.2.1 按照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免疫程序。 9.2.2 鸭瘟:首免 14 日龄,二免 35 日龄,17~19 周三免。 9.2.3 鸭病毒性肝炎:无母抗雏鸭,1 日龄注射鸭肝血清或卵黄抗体 0.5ml。或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 苗免疫。 9.2.4 鸭传染性浆膜炎:7~10 日龄首免,14~16 周龄二免。 9.2.5 2~4 周龄接种禽流感疫苗 0.5ml

pdf文档 DB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253-2019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18: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