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ICS 01.100 A 75 陕 DB61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ing of cultural relics in cave temple complex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 technology 2018 - 10 - 11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1 - 11 实施 发 布 DB61/T 1173—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5 本体测量........................................................................................................................................................... 3 6 成果形式........................................................................................................................................................... 6 I DB61/T 117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文物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保 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红、陈惠军、赵静、蒋大鹏、梁爽、邓国庆、李海泉、南竣祥、周磊、赵 强、李恭、刘小强。 本标准由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电话:029-85519629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测绘路6号 邮编:710054 II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的有关术语和定义、总则、本体测量、成果形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石窟寺文物本体的三维扫描测绘,其他诸如摩崖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 绘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228—2011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CH/Z 3017—2015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228—2011、CH/Z 3017—2015和CH/T 8023—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50228—2011、CH/Z 3017—2015和CH/T 8023—2011中的某些术语 和定义。 3.1 石窟寺 cave temple complex 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内部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壁画。具体包 括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大像窟、佛坛窟、小型禅窟和禅窟群。 3.2 前室 prechamber 主室之前的活动空间,是石窟寺的主要构成部分。 3.3 甬道 tunnel 石窟前室与主室之间或石窟与石窟之间的内部通道。 3.4 主室 main chamber 又称后室,是石窟造像及绘制壁画的主要场所,整体上为一封闭性空间,有窟门及甬道与前室相通。 3.5 1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 cultural relics of cave temple complex 最能反映石窟寺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空间实体部分,石窟寺文物本体包括造像、石刻、壁 画及与之配套的建筑。 3.6 点云 point cloud 以离散、不规则方式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点的集合。 [CH/T 8023—2011,定义3.3] 3.7 点间距 distance between points 点云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空间距离。 [CH/Z 3017—2015,定义3.1.3] 3.8 特征点 feature point 在点云中选取的或者专门测量得到的用于识别扫描物角点、线状地物的交叉点等。 [CH/Z 3017—2015,定义3.1.4] 3.9 点云配准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把不同站点获取的点云数据变换到同一坐标系的过程。 [CH/Z 3017—2015,定义3.1.5] 3.10 标靶 marker 用一定材质制作的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标志。用于在点云中能很好地被识别和测量,可用于点云数 据质量检查及点云配准等工作。 [CH/Z 3017—2015,定义3.1.6] 3.11 独立坐标系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相对独立于国家坐标系外的局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 [GB/T 50228—2011,定义3.2.8]。 3.12 降噪 remove noise 去除点云中由于外界因素(如光线、震动、噪声等)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不可避 免的部分点的过程。 [CH/Z 3017—2015,定义3.1.9] 3.13 渲染影像图 rendered image map 2 DB61/T 1173—2018 点云数据拟合形成文物本体三角网格模型,经渲染后将网格模型整体或局部投影到某一平面所形成 的图像。 4 总则 4.1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工作内容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归档。 4.2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宜采用独立坐标系。 4.3 石窟寺文物本体测量的尺寸以“厘米(cm)”为基本单位,超过 100 厘米(cm)的也可采用“米 (m)”为计量单位。 4.4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不得损坏石窟寺文物本体及内部设施。 5 本体测量 5.1 前期准备 5.1.1 资料收集 作业前应收集以下资料,并进行适用性分析: a) 石窟寺地理位置、管理机构和周边环境等信息; b) 石窟寺历史沿革、本体调查资料、“四有”档案(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 保管机构)、学术专著等相关研究和档案资料; c) 石窟寺地形测绘数据、保护规划数据、遥感影像资料等; d) 必要时收集石窟寺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等其他相关资料。 5.1.2 现场踏勘 5.1.2.1 分析确认已有资料的适用性。 5.1.2.2 了解石窟寺所在地区的气候及交通状况,石窟寺本体规模,扫描对象分布、类型及特征。 5.1.2.3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特殊设备辅助扫描工作(升降平台、平行移动轨道的设备等), 初步制定石窟寺扫描技术方案,根据扫描对象的形态、空间分布、精度要求初步设计扫描站点的位置、 标靶类型及标靶布设位置等。 5.1.2.4 根据踏勘情况,预估项目工期、技术难点和困难程度。 5.1.3 设备准备 根据项目规模、工期、指标等,选择符合项目要求的三维扫描仪、数码相机、便携式计算机、存储 介质的类型和数据处理软件,必要时配备安全防护装备。特殊作业环境中,所选仪器设备及制定的扫描 方法应满足安全要求。 5.1.4 技术方案 项目概述、石窟寺历史沿革及现状、已有资料情况、作业依据、主要技术指标、成果规格、设备配 置、人员配置、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进度安排、安全保障措施。 5.2 5.2.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流程 3 DB61/T 1173—2018 5.2.1.1 5.2.1.2 5.2.2 数据采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采集、纹理图像采集、外业数据检查及导出备份等步骤。 外业实际工作过程,点云数据采集和纹理图像采集可灵活交叉进行。 点云数据采集 5.2.2.1 无特殊要求时,数据采集通过自由设站,可选择任意扫描测站坐标系为基准。 5.2.2.2 数据采集顺序一般从外到内。首先扫描洞窟外围山体、附属建筑和地面,然后依次对前室、 甬道、主室、四壁、窟顶、佛龛等部分进行扫描。 5.2.2.3 点间距或采集分辨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应另行设计。 表1 点云等级 点云数据精度表 适用范围 特征点间距中误差 最大点间距 mm mm ≤3 ≤1 配准要求 1. 壁画; 一等 A 2. 主体尺寸小于等于 10 厘米的佛龛、造像; 3. 雕

pdf文档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173-2018 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31:3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