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00 C 75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584—2018 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勘查作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poisoning and asphyxia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s 2018 - 12 - 17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584—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勘查前准备 ......................................................................... 2 6 现场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 3 7 样品采集与检测 ..................................................................... 3 8 勘查报告要求 .......................................................................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事故勘查仪器设备配备清单 ........................................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气体样品采集方法和要求 .......................................... 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有限空间 空气中氧含量的测定 比长式检测管法 ...................... 8 I DB11/T 158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晨、赵小川。 II DB11/T 1584—2018 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勘查作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勘查基本要求、勘查前准备、现场危害识别与评估、样品采 集与检测及勘查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认定的技术勘查溯源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230 气体检测管装置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 沉积物分析 GB/T 18204.1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物理因素 CJ/T 307 城镇排水设施气体的检测方法 HJ/T 2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 60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 HJ 493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686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HJ 741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HJ 759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71 环境空气 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比长式检测管法 HJ 872 环境空气 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电化学传感器法 HJ 919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HJ 920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JY/T 003 有机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DB11/ 852.2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 DB11/ 852.3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 DB11/T 1293.3 卫生应急最小工作单元装备技术要求 第3部分:化学中毒处置类 GBZ/T 160.3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化合物 GBZ/T 206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GBZ/T 300.3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GBZ/T 300.59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1 DB11/T 1584—2018 3.1 有限空间 confined space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 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 现场勘查人员 investigators 到达事发地点参与事故问询、现场检测、采样、勘查工作的所有人员。 3.3 监护人员 guardians 为保证勘查人员安全,在有限空间外对有限空间内勘查作业进行专职看护的人员。 4 基本要求 4.1 勘查人员接到事故勘查任务后,应询问并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事故现场存放物 品情况,成立技术勘查工作组。 4.2 技术勘查工作组成员应不少于 3 人,设计勘查方案,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4.3 事故现场检测和样品采集应由具备现场勘查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4.4 事故现场检测和采样设备应便于携带,并配备通讯、照明、储存等基本工作保障设备,技术性能 要求参见附录 A。 4.5 样品采集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样品应独立保存。每件样品的采集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采样工 具和独立的保存介质。 4.6 现场勘查人员应配备合格有效的个体防护装备,保证勘查过程安全。 4.7 现场勘查人员进入事故有限空间时,有限空间外应设有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符合以下工作要求: a) 与现场勘查人员明确联络信号,并保持有效联络; b) 密切监视现场勘查人员的工作状态,不得擅自离开; c) 发生异常状况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 勘查前准备 5.1 应准备现场检测记录表、现场询问记录表、记号笔、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样品转运单等记录 用品。 5.2 应准备能够记录事故现场声音、影像等数据的采集设备。 5.3 应准备气体快速检测设备用于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应配有延长采集管或具有无线传输功 能。 5.4 应准备能够抽取现场气体进行实验室分析的设备和容器,满足主动(泵吸式或真空负压式)全空 气采样。 5.5 应准备能够采集有限空间内液体的设备及符合要求的液体储存容器。 5.6 应准备表层沉积物采集器,一般选择抓斗式(掘式)采泥器、锥式采泥器等,并携带符合要求的 沉积物储存容器。 2 DB11/T 1584—2018 5.7 应准备符合 DB11/T 1293.3 规定的化学防护装备及符合 DB11/852.3 规定的个体防护用品。 6 现场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现场勘查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辨识危害因素。按氧气测定、可燃性气体测定、 有毒气体测定、总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空气进行快速检测,评估有限空间安全状态。 7 样品采集与检测 7.1 样品采集的种类 7.1.1 事故现场应采集测定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包括气体、液体、沉积物。 7.1.2 气体样品测定项目应至少包含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磷化氢、氰化氢、可燃性气 体、总挥发性有机物。 7.1.3 液体及沉积物样品测定项目应至少包含硫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7.2 气体样品 7.2.1 布点要求 7.2.1.1 检测点位的选择应符合《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 206)中的规定。 7.2.1.2 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实际情况和作业人员进入及作业全程的呼吸带区域确定检测点的位置和数 量。 7.2.1.3 地下有限空间检测点的确定应符合 DB11/852.2 的规定。 7.2.2 采集要求 7.2.2.1 气体样品采集应在正常工况下或模拟事故发生时的作业状态下进行。若不能满足时,应在勘 查报告中说明。 7.2.2.2 气体样品采集应按照附录 B 要求执行。 7.2.3 检测要求 7.2.3.1 硫化氢含量的测定应选择 CJ/T 307、HJ 871、HJ 872 规定的方法测定。在使用比长式检测管 法检测时,应从高浓度量程向低浓度量程进行测定。 7.2.3.2 氧含量的测定应按 CJ/T 307 和附录 C 规定的方法同时测定。 7.2.3.3 挥发性气体成分的测定应选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59 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GBZ/T 300.59)、JY/T 003、HJ 759、HJ 919、HJ 920 规定的方法测定。 7.2.3.4 总挥发性有机物应按 CJ/T 307 规定的方法测定。 7.2.3.5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应按《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37 部分:一氧化碳和二 氧化碳》(GBZ/T 300.37)规定的方法测定。 7.2.3.6 磷化氢含量的测定应按《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 160.30)规 定的方法测定。 7.2.3.7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应按 HJ/T 28 规定的方法测定。 7.2.3.8 可燃性气体含量的检测按应按 CJ/T 307 规定的方法测定。 7.2.3.9 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进行测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3 DB11/T 1584—2018 a) 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技术性能及适用范围应符合《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GBZ/T 206)的要求; b) 直读式气体检测仪应在有效的计量检定
DB11-T 1584-2018 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勘查作业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0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