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ICS ⅠⅠ水蚯蚓、鱼肉浆等 65.150 B 52 四 川 DB51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2015-11-20 发布 2016-01-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1/T 2070—2015 目 次 前言 ................................................................................. ΙΙ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位置 .......................................................................... 1 4 放养前的准备 ...................................................................... 1 5 鱼苗培育 .......................................................................... 2 6 鱼种培育 .......................................................................... 3 7 病害防治 .......................................................................... 4 I DB51/T 2070—2015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 成都希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先超、张玉贵、李丽鹃、陈万清、彭坤辉。 II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丁鱼岁Tinca tincal 苗种培育的环境条件、放养前的准备、鱼苗培育、鱼种培育、病 害防治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丁鱼岁Tinca tincal 苗种的池塘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2012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 环境位置 3.1 场地条件 丁鱼岁苗种场应选择在避风向阳、交通便利,无工业“三废”、农业及生活污染源的地方;其环境应 符合GB/T 18407.4-2001的规定。 3.2 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除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还应符合以 下要求:鱼苗池的池水透明度25cm~30cm;鱼种池的池水透明度30cm~35cm。 3.3 池塘条件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cm。池塘底质应符合GB/T 18407.4-2001的要求。每个鱼池独立进排水。 2 鱼种池应配备增氧机0.5KW/667 m 。 鱼苗池、鱼种池适宜的面积与水深详见表1。 1 DB51/T 2070—2015 表1 鱼苗池、鱼种池的适宜面积与水深 2 面积(m ) 4 2 水深(m) 2 鱼苗池 667 m ~2000 m 鱼种池 2000 m ~3334 m 2 1.2m~1.5m 2 1.5m~1.8m 放养前的准备 4.1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池底暴晒7d~10d,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 4.2 药物清塘 2 干法清塘:生石灰每667m 水面60kg~80kg,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毒性消失时间为7d~10d。 带水清塘:漂白粉(含氯量30%~32%)每立方水体20g计算用量,用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毒性消失 时间为4d~5d。 4.3 注水 清塘2d~3d后注水,鱼苗池注水深0.4m~0.5m;鱼种池水深至0.8m~1.0m。注水时用规格为60目的 筛绢网过滤。 4.4 饵料生物培育 放鱼前3d~5d,向鱼苗池或鱼种池中泼洒黄豆浆以培养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并施用微生态制剂改良 水质。 4.5 试水 放鱼前一天,将50尾~100尾活鱼苗、夏花鱼种放入设置于池内的网箱中,经12h~24h观察鱼的状 态,检查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后用夏花捕捞网在池中拉网1次~2次。若发现野杂鱼或敌害生物,应重新清塘。 5 鱼苗培育 5.1 鱼苗来源 来源于国家批准的的苗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5.2 鱼苗质量 鱼苗集群游动,行动活泼,在容器中轻搅水体,90%以上的鱼苗有逆水游动能力;规格整齐,畸形 率小于3%,伤病率小于1%。 5.3 鱼苗放养 2 DB51/T 2070—2015 2 鱼苗培育期应采取单养方式。放养时应准确计数,并一次放足。放养密度为20万尾/667m ~30万尾 2 /667m 。鱼苗放养时需注意,鱼苗卵黄囊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后方可下塘;鱼苗下塘时水温差应控制 在±2℃以内;下塘时间应选择在晴天进行,下塘地点应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处。 5.4 饲料及投喂 2 鱼苗放养后,每天每667m 水面用黄豆2kg~3kg加水泡发后磨成豆浆全池泼洒。豆浆应现磨现喂, 每天2~3次。豆浆泼洒以池塘四周为主,中间为辅;泼洒均匀,做到形似“薄如云,细如雾”。泼洒5d~ 7d后,投喂全价粉状配合饲料,日投饵率5%~8%,饲料粗蛋白含量大于40%,并符合NY5072的规定。 5.5 日常管理 5.5.1 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日巡塘3次~5次,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并注意天气和水温的变化。及时清除 敌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5.5.2 定期注水 鱼苗下塘后,每3d~5d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cm~15cm。待鱼体全长3cm左右时,池塘水深为1.2m~ 1.5m。 5.6 出池 5.6.1 时间 鱼苗经过约20d~30d培育至全长3cm左右时应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池。 5.6.2 拉网锻炼 鱼苗出池前拉网锻炼2次~3次,每次拉网前停喂饲料、清除池中杂物和污物,拉网后再投喂饲料。 拉网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0:00。 6 鱼种培育 6.1 鱼种来源 自育鱼种或从国家批准的苗种场直接引进,并经检疫合格。 6.2 鱼种质量 体形正常,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鳞片完整,畸形率小于1%,伤病率小于1%。 6.3 鱼种消毒 放养前鱼种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 3%食盐水溶液,浸浴5min~8min。 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10min~20min。 5mg/L~10mg/L高锰酸钾,浸浴15min~20min。 三者可任选一种使用,同时剔除病鱼、伤残鱼。 3 DB51/T 2070—2015 6.4 放养 2 2 鱼种培育主要采用池塘培育方式:规格3cm/尾,放养密度为2万尾/667m ~4万尾/667m ,搭配体长3cm 2 2 鲢鱼400尾/667m ,体长3cm鳙鱼50尾/667m 。 6.5 饲料与投喂 6.5.1 饲料 颗粒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NY5072的规定。粗蛋白含量≥36%。 6.5.2 投饲原则 投饲原则坚持“定质、定时、定量、定位”投喂原则,人工或机械投喂均可。 6.5.3 日投饲量 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强度进行调整。鱼种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一般为 鱼体重的3%~6%,每次实际投喂量以80%以上的鱼吃饱为宜。 6.5.4 日投饲次数 日投饲2次~4次,每次投饲持续时间30min~40min。 6.6 日常管理 2 池塘培育按5.6执行外,还应在盛夏期间,每月每667m 泼洒生石灰20kg~30kg。 7 病害防治 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鱼病的发生。渔药的使用应按照NY 5071 的要求执行。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 病名 症状 防治方法 病鱼鳍基部充血溃疡,边缘腐烂并分叉;体色变 每1 kg 鱼体重用50 mg~80 mg土霉素拌饲投喂4d~ 肌肉溃烂 黑,鳞片粗糙脱落,双目发白、模糊,表皮糜烂 6d ,同时泼洒0.3mg/L~0.5mg/L二氧化氯或0.3 mg/L溴 病 发白;严重者表皮脱落, 肌肉溃烂甚至见到骨 氯海因,连用2d~3d。 骼。 肠炎病 病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 每 1 kg 鱼体重用 0.2g 大蒜素粉拌饲投喂 4d~6d,同时 门有黄色粘液流出。 泼洒 0.3mg/L 溴氯海因或 0.3mg/L~0.5mg/L 三氯异氰尿 酸水体消毒, 病鱼无食欲,快速游动在水面; 鳃丝淡红色, 车 车轮虫病 用 0.7mg/L 硫酸酮与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 轮虫寄生的鳃和皮肤部位产生大量粘液;严重感 染的病鱼在池内狂游,造成鱼苗大批死亡。 注: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 4

pdf文档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070-2015 丁鱼岁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38: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