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online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847-1995 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 Dosimetry for criticality accident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的基本要求和剂量测定系统的性能及剂量计设置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发生核临界事故并可能导致人员突然遭受明显超过国家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的贯 穿辐射照射的操作、处理或贮存易裂变材料的场所或设施。 2引用标准 GB15146.9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性能及检验要 求 3术语 剂量测定系统:探测器或剂量计和有关数据收集与处理设备以及由测量数据导出受照人员吸收剂 量的技术等所组成的系统。 4基本要求 4.1必须对所有操作、处理或贮存易裂变材料的场所进行调查,以评价其是否需要设立核临界事故剂 量测定系统。在确定这种需要时,应考虑有关易裂变材料操作的特点和易裂变材料的物理形态、化学成 分及同位素组成。 4.2在存在意外发生核临界事故危险并可能导致人员突然遭受明显超过国家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的贯 穿辐射照射的场所,必须设立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系统。作为一般准则,凡根据GB15146.94.2条的规 定需要设置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操作或场所,均应设置临界事故剂量测定系统。 4.2.1剂量测定系统应能在核临界事故发生的最初24h之内提供吸收剂量数据。 4.2.2剂量测定系统应包括个人剂量计和定位布置的剂量计。并且,一般应以个人剂量计作为主要测 量手段,以定位布置的剂量计作为补充测量手段。 4.2.3如果以使用定位布置的剂量计作为主要测量手段,则必须同时应用某种个人剂量测定系统,以 便能将定位布置的剂量计提供的数据外推,得到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4.2.4必须预先安排能判断人员受照时的体位和姿势的措施。适合于进行这种判断的技术可以包括对 人体毛发与随身物品感生放射性的分析和向受照人员进行调查了解等。 4.2.5必须对组成剂量测定系统的各种校准过的仪表和技术进行维护,以保证它们是随时可用的。在 这些仪表和技术中应包括用于测量活化箔感生放射性的计数系统、射线剂量计的数据读出系统和测 定生物样品感生放射性所用样品的制备方法,以及由直接测量数据导出受照人员的吸收剂量的程序或 方法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 1996-08-01实施 717 GB15847.-1995 将其于防火容器中,在化学处理区域使用的剂量计,应考虑采取防化学腐蚀的措施。 4.2.7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及时获得初步剂量估计值的方法,该方法应能测到小至0.1(y左右的剂量 值,以区分出那些显著的受照者。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测量位于个人剂量计上的活化箔或随身金属物的 感生放射性,或测量可能受照人体的感生放射性。 5剂量测定系统的性能准则 5.1剂量测定系统应能提供充分的数据,使其在近似于核临界事故中子和射线能谱与注量的实验室 5.2中子和射线剂量计的响应范围应从0.1Gy大到至少10Gy。 5.3必须保护剂量计免遵放射性污染,以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5.4必须采取适当的程序或措施,以校正或消除高射线本底和高中子本底对事故剂量估计的影响。 6剂量测定系统的设置准则 6.1应根据设施的设计和操作特点、各部位的人员可达性以及本标准第4章中的有关要求,确定所需 剂量计的数量及其布置。 6.2定位布置的剂量计的分布,应保证对于在操作区任何位置发生的最小核临界事故都能获得罚测量 少能测得约0.1Gy的中子和射线总剂量的要求来估算。进行这种估算时,可将101°次裂变作为最小裂 变总数;并且,还应考虑事故条件下预期的中子泄漏能谱和中子与射线的相对剂量贡献。 6.3选择定位布置的剂量计的安放位置时,应使剂量计与易裂变材料所在区域之间的干扰屏蔽和障碍 物尽可能少。 6.4选择定位布置的剂量计的安放位置时,应考虑易于回取这些剂量计。剂量计的回取必须按事先制 定的程序进行。这种程序不得延误人员的撤离,或者执行这种程序所造成的个人危险不得大于正常操作 期间的可接受水平。 6.5必须建立适当的管理程序,保证定期(或在工厂情况发生变化时)对剂量计的布置进行重新评定, 并保证剂量计不被随意移动或重新安放。 6.6在经过鉴别确认需要进行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的场所内工作的人员,应配给和佩带个人剂量计。 管理部门应强制执行佩带个人剂量计的有关要求。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凤官、吴录平。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N13.3《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 718
GB-T 15847-1995 核临界事故剂量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6-16 12:53:3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9441-2020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pdf
GB-T 15966-2017 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pdf
T-FAIF 001—2023 预制菜常温配送管理规范.pdf
DL-T 920-2019 六氟化硫气体中空气、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GB-T 25068.4-202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4部分:使用安全网关的网间通信安全保护.pdf
GB-T 38530-2020 城镇液化天然气 LNG 气化供气装置.pdf
DB22-T 3555-2023 眩晕综合征针刺治疗规范 吉林省.pdf
GB-T 41454-2022 实景影像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pdf
DB11-T 1642-2019 工业领域节能量审核指南 北京市.pdf
T-STIC 120051—2021 民用船舶设计服务规范.pdf
GB-T 9567-2016 工业用三聚氰胺.pdf
DB41-T 1666-2018 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河南省.pdf
GB-T 42016-2022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音视频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
青藤云安全 - 2023.2 - 政务云安全建设实践指南.pdf
GB-T 37954-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检测产品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pdf
NY-T 3001-201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pdf
信通院 2021年数据安全行业调研报告.pdf
GB-T 35218-2017 拖拉机可靠性 台架试验方法.pdf
GB-T 36333-2018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pdf
奇安信 实战攻防之蓝队视角下的防御体系构建.pdf
1
/
3
2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