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40 A75 备案号:XXXXX-XXXX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108—2014 地类认定规范 Land types identified specification 2014 - 08 - 13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108—2014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V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地类认定原则 ....................................................................... 2 4 各级地类认定 ....................................................................... 2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耕地........................................................................... 2 园地........................................................................... 4 林地........................................................................... 6 草地........................................................................... 8 商服用地....................................................................... 8 工矿仓储用地 .................................................................. 10 住宅用地...................................................................... 1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12 特殊用地...................................................................... 15 交通运输用地 ................................................................. 16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18 其他土地..................................................................... 2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代码表 ......................................... 2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部分名词解释 ................................................... 25 参考文献............................................................................. 26 I DB11/T 1108—2014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土地权属登记事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俊奇、陈轲、郑全智、彭宏伟、张丽亚、汤军、陈金、古立、李绍学、潘家 文、闫岩、陈穗、李伟、刘洁、贾艳、叶茂、柴维普、茹利霞、武俊峰、康惠君、张利。 II DB11/T 1108—2014 引 言 地类认定是指土地管理或调查人员根据地类的组成要素和特征,依据合法合规性、一致性和区域差 异性等原则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作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述。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等, 通过研究影响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一步对各种地类的含义加以明确,在 对各种地类认定方法掌握的基础上,编制此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北京市土地调查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III DB11/T 1108—2014 地类认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类认定的原则、方法等,并对各种一级地类及其二级地类(见附录A)的定性与定 界进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土地调查等工作,为地类认定提供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土地利用 land use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 2.2 耕作层 arable layer 经耕种熟化的表土层,一般厚15厘米-20厘米,养分含量比较丰富,作物根系最为密集,呈粒状、 团粒状或碎块状结构。 2.3 生态退耕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因修复、改善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防止自然灾害而将原来的耕地退出耕作,并恢复为林地、草 地等生态用地的建设措施。 2.4 覆盖度 cover degree 指一定面积上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5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 林冠(树木的枝叶部分称为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值。 2.6 撂荒 leave land uncultivated 曾经耕种过的土地由于某种原因搁置起来,不再进行耕种,任其荒芜。 1 DB11/T 1108—2014 3 地类认定原则 3.1 合法合规性原则 地类认定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应综合考虑权属状况、用地审批、历史沿革等因素,充分尊重现 有的土地利用合法材料。 3.2 一致性原则 地类认定应以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依据,充分考虑国家和北京市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规 划等相关部门对地类已有的定性,确保地类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和不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 一致性。 3.3 差异性原则 地类认定应充分考虑同一地类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对地类进行定 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地类之间的特征差异,对地类进行界定。 3.4 逐级认定原则 地类认定应根据各地类之间的不同特征,按照土地的主导用途,先进行一级地类认定,在此基础上 根据一级地类内部的特征差异进行二级地类认定。 3.5 投影原则 地类认定不考虑空间概念,同一地块的地类唯一。地表以上多种线形地物空间交叉,或线形地物穿 过山体时,以投影关系中最上层地类确定为该地块地类。 3.6 延续性原则 对于耕地、园地、林地的认定须考虑地类的延续性。在一个调查周期内,未办理农转用手续的情况 下,种植内容的变化不改变调查基期对地类的认定。 3.7 尺度原则 耕地、园地、林地中可包含一定比例或面积标准建造的管理用房,并按照所占用地类予以认定。 3.8 主从原则 对于同一地块存在多种用途时,有用地审批文件的,以批准用途确定地类;无用地审批文件的,以 主要用途确定地类。 4 各级地类认定 4.1 耕地 4.1.1 地类定义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 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地中包括宽度小于2米固定的沟、渠、 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2 DB11/T 1108—2014 4.1.2 认定范围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耕地: 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 1) 种植粮食作物(见附录 B.1)的土地。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 2) 种植经济作物(见附录 B.2)的土地。包括纤维类(如棉花),油料类,糖料类(如甜菜), 一年生草本类药材等; 3) 种植蔬菜作物、饲料作物的土地。 b) 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土地; c) 不同耕作制度,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为主的土地。耕作制度主要包括轮作、间作、混作、套作、 轮歇等; d) 被临时占用的耕地。经区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为市政工程、勘探等建设项目,两年之内 能按时恢复耕种条件的耕地,包括堆土、堆料、临时工棚等其他附属设施; e) 闲置、弃耕的耕地。由于干旱、洪涝、盐碱、沙化等自然原因和市场、劳动力等人为因素,未 能种植农作物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耕地; f) 开发、整理、复垦新增的耕地。通过开发、整理、复垦等工程措施,经相关部门验收并认定为 耕地的土地; g) 搭建简易设施(见附录 B.3)用于养殖的耕地。搭建不破坏耕作层的简易、临时设施,用于养 殖家畜、家禽的耕地; h) 河流、湖泊常水位岸线以上,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 i) 征地范围内种植农作物且未经农转用审批的土地。 4.1.3 耕地与其他一级类界定 4.1.3.1 与园地的界定 在一个调查周期内,调查基期确定为耕地,后改变用途种植、套种、间作果树的土地,界定为耕地。 4.1.3.2 与林地的界定 在一个调查周期内,调查基期确定为耕地,后改变用途种植、套种、间作林木的土地,界定为耕地。 4.1.3.3 与草地的界定 在一个调查周期内,调查基期确定为耕地,因人为撂荒、自然灾害等原因暂不能种植,而自然生长 草本植物的土地,界定为耕地。 在耕地上种植
DB11-T 1108-2014 地类认定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0:00: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