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99
CCS A 16
团体标准
T/ZSM 0009—2022
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hild -friendly Village Building
2022 - 11 - 20发布 2022 - 12 - 20实施
浙江省 计量与 标准化 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SM 0009—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原则 ................................ ................................ ............ 1
5 制度建设 ................................ ................................ ............ 2
6 公共服务 ................................ ................................ ............ 2
7 权利保障 ................................ ................................ ............ 2
8 成长空间 ................................ ................................ ............ 3
9 文化环境 ................................ ................................ ............ 4
10 人员管理 ................................ ................................ ........... 4
11 评价改进 ................................ ................................ ........... 5
附录A(资料性 ) 儿童友好乡村 建设等级评价计分表 ................................ ......... 6
附录B(资料性 ) 儿童友好乡村建设等级评价计分表计算方法 ................................ 10
附录C(资料性 ) 儿童友好乡村等级 ................................ ...................... 11
参考文献 ................................ ................................ .............. 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SM 0009—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 计量与标准化学会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妇女联合会、杭州市下城区泽信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杭州市萧
山区临浦镇妇联、浙江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公林、庄月红、吴波、郑晨、张刘佳、钱瑛洁、侯然、沈云芸、李小方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SM 0009—2022
1 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友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制度建设、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文化环
境、人员管理、 评价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为主的行政村的儿童友好乡村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儿童 child
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
3.2
乡村 rural
以从事农业活动的、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作人口为主的行政村落。
3.3
儿童友好 child friendly
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
权。
4 基本原则
4.1 儿童优先
儿童在有关乡村的公共政策制定、环境规划、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获得优先保障。
4.2 普惠公平
保障所有儿童都享有以公益普惠为导向的 ,公平、便利、安全的乡村公共服务。
4.3 儿童参与
支持、包容和尊重儿童参与家庭、乡村文化生活的权利,确保儿童有权通过其选择的方式,对影响
他(她)们的政策、服务、设施自由发表意见。
4.4 因地制宜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SM 0009—2022
2 根据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资源禀赋特点,实施多元化的儿童友好乡村建设。
4.5 生态友好
支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促进生态环境更适合儿童发展 。
5 制度建设
5.1 意见征询
5.1.1 建立由包含 6岁以上儿童和各方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有讨论儿童友好乡村建设
及发展的专题。
5.1.2 本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单独建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等状况,及时帮 助和解决发生的困
难与风险。
5.1.3 建立儿童友好乡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公开制度,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
5.2 儿童参与
5.2.1 建立儿童意见征询制度,满足乡村儿童发展建设项目更符合儿童友好。
5.2.2 建立乡村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儿童意见征询制度,满足儿童参与活动的需要。
5.2.3 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对儿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反馈,提出改进方案。
6 公共服务
6.1 支持性服务
6.1.1 建立维护儿童生命健康的应急保障体系。
6.1.2 有专门为儿童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规程。
6.1.3 儿童成长驿站、儿童之家、农村家长学校等开展常态化活动,为农村家长提供育儿和家庭教育
知识等的公益讲座服务 。
6.2 指导性服务
6.2.1 有适合开展儿童认识农作物、认识家禽和家畜,了解林木和水利知识等农业知识教育的场所和
专业人员。
6.2.2 有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的包括民俗活动、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项
目、场所和专业人员。
6.2.3 鼓励幼儿园、学校的老师,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进驻乡村,为儿童提供内容健康的研学服务或
主题活动。
6.3 补充性服 务
6.3.1 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行为偏差儿童矫治服务、辍学儿童就学援助服务等特殊项目的资源链
接。
6.3.2 为遇到突发或紧急事故而缺乏父母照顾的儿童,提供即时或短期的照顾服务。
7 权利保障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SM 0009—2022
3 7.1 保障机制
有依法为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安全管理的工作和服务机制。
7.2 基本保护
7.2.1 有专门保护乡村儿童与到乡村活动的城市儿童的权益的管理制度。
7.2.2 有发生公共危机时的儿童保护机制,在儿童发生伤害时有应急处理预案。
7.2.3 有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工作制度,在儿童遇到心理危机问题时能及时获得庇护和帮助。
7.2.4 建立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保护制度,推荐专门的 人员为他(她)们提供生活与学习等方
面的帮助。
7.3 法律保障
7.3.1 建立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规程,依法为儿童提供法律保护。
7.3.2 指导农村家长掌握防范性侵、欺凌与虐待儿童等不法行为的方法。
7.3.3 建立侵害儿童预警和举报制度,为儿童提供即时保护。
7.4 安全保障
7.4.1 在有危险性的场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或警告装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在不适宜儿童活动场所的入口处设置警告标识或警告装置,防止儿童进入发生危险;
——有跌落危险的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止儿童攀爬的警告标识或安装警告装置;
——有火灾易发的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止儿童玩火和禁止使用 明火的警告标识;
——有溺水危险的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止游泳等警告标识;
——有事故易
T-ZSM 0009—2022 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51: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