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40.50
CCS T 21
T/ZZB 1903 —2020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
Dual wet clutch transmission assembly
2020 - 11 - 20 发布 2020 - 12-01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903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要求 ........................................................ .................. 2
5 技术要求 ........................................................ .................. 2
6 试验方法 ........................................................ .................. 4
7 检验规则 ........................................................ ................. 10
8 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 11
9 质量承诺 ........................................................ ................. 12
附录 A (规范性) 变速器磨合工况 ................................................... 13
T/ZZB 1903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
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捷孚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小明、方少权、邱志凌、罗大国、谭艳军、林霄喆、傅灵玲、于闯、姚文博、
付军、吴小萍、周瑶、窦红印、张金龙、朱晓阳、赵永红、孙旭东、蔡卫。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吴岩。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903 —2020
1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质量承诺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用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以下简称“变速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5.1—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 7929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QC/T 1056—2017 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ISO 1328-2:2020 圆柱齿轮 ISO精度系列 第2部分:径向合成偏差和径向跳动数据的定义和允
许值(Cylindrical gears — ISO system of flank tolerance classification — Part 2:Definitions
and allowable values of double flank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s)
3 术语和定义
QC/T 1056—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dual wet clut ch transm ission
通过对湿式双离合器的控制,实现在不中断动力,根据车速及工况改变传动比的自动变速器。
3.2
湿式双离合器 dual wet clutch
通过油液冷却摩擦表面的离合器,具有一个主动部分、两个从动部分,通过主从的结合将发动机的
扭矩和转速分别传递给输入1轴和输入2轴的两个相互嵌套的离合器总成。
3.3
离合器分离机构 clutch a ctuator
通过液压驱动、电驱动等方式,实现湿式双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的机构。
3.4
驻车机构 park lock
T/ZZB 1903 —2020
2 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锁止机构,包括定位装置、回位装置、驻车棘爪、驻车棘轮等结构。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开展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的开发。
4.1.2 应具备完整的试验过程开展试验,包含产品试验规范的独立编制、试验过程的独立监控判断、
试验结果的评价等。
4.1.3 应采用节能减排措施,如采用电子换档、电子驻车等电气元件。
4.1.4 应在最大输入扭矩下,进行 35 万当量公里转化的强度耐久校核。
4.1.5 应开展适应于-35 ℃~46 ℃的环境温度下全功能工作的产品开发。
4.1.6 应开展在海拔 4 000 m 以下应能全功能工作,在海拔 4 000 m~4 500 m 时可以工作(无功能故障)
的产品开发。
4.2 材料和零部件
变速器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GB/T 30512的规定。
4.3 工艺装备 4.3.1 应开展壳体、轴类、齿轮类变速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加工。
4.3.2 应开展高精度齿轮加工,珩齿和磨齿的齿轮精度达到 ISO 1328-2:2020规定的 6 级。
4.3.3 应进行无尘车间管控,变速器清洁度控制水平达到 65
mg 以下。
4.3.4 加工过程中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应使用可追溯系统管理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做到
零部件完全追溯。 4.4 检验检测 4.4.1 开展变速器产品的出厂检测,包括密封性、外观、安装配合尺寸等测试项目。
4.4.2 开展轴齿热处理及金相分析。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按6.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变速器外观应清洁、无生锈、受损、干涉、缺件、表面划伤等缺陷。
5.2 安装配合尺寸
按6.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变速器的输出端及与整车连接的安装配合尺寸应满足技术文件要求。
5.3 密封性能
按6.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变速器各结合面及油封刃口处均不应有渗漏现象,允许最大压力降≤
45
Pa。
5.4 螺栓扭力
T/ZZB 1903 —2020
3 按6.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变速器各紧固螺栓和放油螺塞应按产品图样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不
应有松动、漏装等现象。
5.5 各运动件灵活度
按6.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变速器润滑良好,各运动件应运动灵活,无卡滞和异响。
5.6 传动效率
按6.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变速器综合传动效率≥95 %。
5.7 差速器静扭、耐久
按6.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差速器在完成试验后,拆解变速器进行检查,差速器半轴齿轮垫片和
行星齿轮垫片应无变形、 无裂痕, 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每个齿面上点蚀面积不超过单个齿面积的10 %,
所有试验齿轮均没有发生由于断裂造成的动态啮合中断,轴颈处无剥落。差速器完成静扭矩试验后,差
速器不应发生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损失。
5.8 高速耐久
按6.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有漏油、异响等故障。完成高速试验后,对变速器进行
检查,各零部件不应发生破裂、烧蚀等故障,且试验完成后各零部件不应发生影响其正常运转的损坏。 5.9 驻车耐久
按6.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累计循环验证应不少于10
000次。变速器在驻车耐久性能过程中,
静态载荷在30 %的坡道工况下驻车机构能够挂入和退出P档。按要求完成耐久循环工况后,驻车机构应
能实现可靠驻车且试验后不出现损坏。 5.10 换档耐久
按6.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累计总循环次数不少于2
000 000次。试验过程中任何一档不得出
现换档卡滞、乱档、挂不上档、换档异常等故障。变速器在完成换档耐久试验后,不应出现破裂及异响。 5.11 噪声及振动(NVH)
按6.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变速器台架上测量变速器本体振动加速度后转化为噪声,7档变速
器设计目标按照表1、表2要求执行,
T-ZZB 1903—2020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总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5: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