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080.01
CCS G 32
T/ZZB 1815 —2020
塑料 汽车配件用再生聚碳酸酯(PC)专用料
Plastics-Regeneration modified Po lycarbonate ( PC) compound for automobile
accessories
2020 - 11 - 06 发布 2020 - 11-30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815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要求 ........................................................ .................. 1
5 命名规则 ........................................................ .................. 2
6 技术要求 ........................................................ .................. 2
7 试验方法 ........................................................ .................. 3
8 检验规则 ........................................................ .................. 6
9 标志、包 装、运输及贮存 ............................................................ 7
10 质量承诺 ....................................................... .................. 8
T/ZZB 1815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温州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加浙、陈思汕、朱东锋、陈思松、覃安奎、陈年福、魏鑫、陈敏。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梁米加。 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815 —2020
1 塑料 汽车配件用再生聚碳酸酯(PC)专用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配件用再生聚碳酸酯(PC)专用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命名规则、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以回收车灯的聚碳酸酯为主要原料,经筛选、改性等工艺制成的汽车配件用再生聚碳
酸酯(PC)专用料(以下简称“再生 PC 专用料”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3.1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634.2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 2547—20 08 塑料 取样方法
GB/T 2918—20 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9341 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9345.1—2008 塑 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3682.1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
一部分:文件方法
GB/T 16915.1—201 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7037.1—2019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一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
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T 37821 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SH/T 1541— 2006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8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T/ZZB 1815 —2020
2 4.1.1 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配方各组分及比例进行优化设计。
4.1.2 应采用模拟仿真软件对材料注塑成型工艺数值模拟分析。
4.1.3 应具备按客户需求对专用料进行定向设计,对小样特定技术指标进行验证的能力。
4.2 原材料
4.2.1 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应经过清洗、破碎并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2.2 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应采用 PC 含量不小于 97 %的再生汽车车灯,原料禁用物质应符合 GB/T
30512—2014的相关要求。
4.2.3 原材料的密度应满足(1.20±0.01)g/cm3,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 110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应不小于 55 kJ/m2。
4.3 工艺装备
4.3.1 应采用智能中央供料输送系统、自动配料系统、自动失重下料系统进行生产,物料配比精度控
制在 0.5 %以内。
4.3.2 应采用特殊螺杆组合的高扭矩高转速双螺杆挤出机设备进行生产。
4.3.3 应统一收集处理废水,清洗后循环使用,生产现场具备造粒粉尘/废气处理设备,确保生产达到
环保要求。 4.4 检验能力
应具备拉伸弯曲试验机、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简支梁缺口冲击实验仪、熔体流动速率
仪等检测设备,对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熔融指数等项目的进行检测。
5 命名规则
再生PC专用材料命名按下列规定进行。
示例1:颜色为白色,添加5 %玻璃纤维的再生PC专用料,表示为:RPC-G05-RAL9003。
示例2:颜色为交通黑,添加5 %矿粉的再生PC专用料,表示为:RPC-M05-RAL9017。
6 技术要求
6.1 含量
6.1.1 PC含量
T/ZZB 1815 —2020
3 PC实际含量应不小于90 %。
6.1.2 矿粉或玻纤含量允差
矿粉或玻纤的实际含量与标注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 %。
6.2 外观
再生PC专用料应为粒径均匀,颜色均一的颗粒,无杂质,无污染粒;加工成型后的产品表面应整洁、
光滑、无气孔、裂纹等缺陷,颜色与客户色板一致。
6.3 性能指标
再生PC专用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要求
1 密度 g/cm³ 1.20±0.03
2 拉伸强度 MPa ≥58
3 断裂伸长率 % ≥110
4 弯曲强度 MPa ≥95
5 弯曲模量 MPa ≥2 200
6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kJ/m² ≥50
7 负荷变形温度 ℃ ≥120
8 燃烧速率(阻燃性能) mm/min ≤100
10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g/10 min 12-28
11 耐热性 mm ≤1.5
12 抗黄变 ΔE ≤1.5
注:特殊要求可按用户合同要求调整。
6.4 禁用物质
应符合GB/T 30512—2014中第4章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试样制备
7.1.1 按 GB/T 17037.1—2019 的规定制备注塑试样,宜采用锁模力不小于 90 t的注塑机(螺杆类型
为 B 型),宜使用表 2规定的注塑条件。
T/ZZB 1815 —2020
4 表2 试样的注塑条件
熔体温度
℃ 注射压力
MPa 注射速度
mm/s 背压
MPa 保压时间
s 冷却时间
s
260±20 70±10 60±10 0 10±5 10±5
7.1.2 按照不同要求分别制得以下试样:
a) 按 GB/T 17037.1—2019 中相应的模具制备符合 GB/T 1040.2- 2006中 1A 型试样;
b) 按 GB/
T-ZZB 1815—2020 塑料 汽车配件用再生聚碳酸酯 PC 专用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8: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