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1.060.50
G 12
T/ZZB 1533 —2020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Nanoscale calcium carbonate for r unbber and plastic porduction
2020 - 02 - 01发布 2020 - 03 - 0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533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要求 .......................................................................... 1
4 技术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3
6 检验规则 .......................................................................... 4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8 质量承诺 .......................................................................... 6
T/ZZB 1533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正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建德市正发碳酸钙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德市正发药业有限公司、杭州
正和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华、汪志伟、张瑞平、项舜、毛磊、庄涛、杨晓霏、谢启祥、秦爱军、熊
道明、方燕。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余子英。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 1533 —2020
1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的基本要求、形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的纳米碳酸钙粉体材料。
分子式:CaCO 3。
相对分子质量: 100.09(按 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1—2008, ISO 780:1997、MOD )
GB 5009.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103 工业硬脂酸
GB/T 19281—2014 碳酸钙分析方法
GB/T 19590—2011 纳米碳酸钙
HG/T 2226—2010 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
HG/T 2567—2006 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
3 基本要求
3.1 研发设计
3.1.1 应具备矿石原料成份的分析能力,生产过程活化工艺的优化设计能力。
3.1.2 应具备模拟下游企业产品应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可靠性的设计和验证能力。
3.2 原辅材料
3.2.1 应选用碳酸钙含量 97.5 %以上、氧化镁含量 0.6 %以下、三氧化二铁含量 0.08 %以下及重金属含
量符合RoHs的碳酸钙原料。
3.2.2 应选用含硫量小于等于 0.5 %的煤。
3.2.3 应选用符合标准 GB/T9103 中一等品要求的硬脂酸。
3.3 工艺及装备
3.3.1 应采用纳米粒子的常温碳化合成工艺,常温连续高速剪切表面处理工艺。
T/ZZB 1533 —2020
2 3.3.2 应采用自动化可编程控制系统对煅烧、消解、碳化、表面处理、脱水、烘干、解聚生产过程进
行控制。
3.3.3 生产过程应采用余热综合利用、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利用, 无粉尘泄漏排放等技术。
3.4 检验检测
3.4.1 应具备石灰石的碳酸钙含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二铁含量及煤的含硫量检测能力。
3.4.2 应具备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浆液浓度、 pH、碳化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能力。
3.4.3 应具备外观、碳酸钙含量、镁(以 MgO计)、活化度、盐酸不溶物、比表面积、吸油值、白度、
水分和pH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白色粉末,无异物。
4.2 形貌
电镜下产品形貌分为:立方形、链状。
4.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理化指标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型 Ⅱ型 Ⅲ型
碳酸钙 (CaCO 3) (干基) , w /% ≥ 95 95 95
平均粒径(TEM/SEM )/n ≤ <50 50~70 <100
晶粒度(XRD 线宽化法) /nm ≤ 100
比表面积 (BET) /(m2/g) ≥ 18 22 18
吸油值/(g/100g ) ≤ 30 30 40
白度 ≥ 95 96 96
pH ≤ 9.0
水分/% ≤ 0.4 <0.3 <0.3
镁(以MgO计)w/% ≤ 0.8 <0.6 <0.6
活化度w/% ≥ / 98 98
盐酸不溶物 w/% ≤ / 0.15 0.15
团聚指数 按供需双方协商
4.4 有害物质及限量
有害物质及限量应符合表 2的要求。
T/ZZB 1533 —2020
3 表2 有害物质及限量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型 Ⅱ型 Ⅲ型
铅(Pb)w/% ≤ 0.0010
汞(Hg)w/% ≤ 0.0002
镉(Cd)w/% ≤ 0.0002
六价铬(Cr)w/% ≤ 0.0005
砷(As)w/% ≤ 0.0003
5 试验方法
5.1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
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5.2 外观测定
目测。
5.3 理化指标测定
5.3.1 形貌
使用点分辨率≤ 0.3 nm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直接观测粒子的形状,
并使用像素≥1024×1024 的照相机( CCD)拍照。
5.3.2 碳酸钙含量
按GB/T 19590—2011 中6.3条规定进行。
5.3.3 平均粒经
按GB/T 19590—2011 中6.4条规定进行。
5.3.4 晶粒度(XRD 线宽化法)
按GB/T 19590—2011 中6.5条规定进行。
5.3.5 比表面积
按GB/T 19590—2011 中6.6条规定进行。
5.3.6 吸油值
按GB/T 19590—2011 中6.8条规定进行。
5.3.7 白度
按GB/T 1
T-ZZB 1533—2020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40上传分享